現(xiàn)如今隨著社會的快速發(fā)展,人們生活水平在不斷的提高科學技術在不斷的進步發(fā)展當中,人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各種各樣的家電也進入成千上萬的家庭,特別是冰箱的普及,亟待的方便了人們的生活。
大家都知道食物都有保質期,尤其是夏天,天氣炎熱,食物更容易腐爛,然而冰箱的出現(xiàn),卻為食物提供了一個安全有利的地方,讓那些保質期比較短的食物,可以長時間的儲存,避免浪費。
但大家知道嗎?冰箱并不是一個萬能箱,它只是不過是能夠延長食品的保質期,但這并不意味著食品就一定不會腐爛或者變質,無論哪種食物儲存在冰箱當中,一段時間都會生出細菌污染冰箱當中的其他食物。
就拿生活當中最常吃的饅頭來說,最近互聯(lián)網上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饅頭不能在冰箱當中長時間存放,如果超過三天可能會滋生黃曲霉毒素,危害人體健康,關于這種說法是否正確呢?不妨一起來了解一下。
什么是黃曲霉毒素?
黃曲霉毒素(AFT)是一類化學結構類似的化合物,均為二氫呋喃香豆素的衍生物,黃曲霉毒素,是主要由黃曲霉寄生曲霉產生的次生代謝產物,在濕熱地區(qū)食品和飼料中出現(xiàn)黃曲霉毒素的幾率最高。
早在1933年,黃曲霉毒素就被人們所發(fā)現(xiàn),并被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癌癥研究機構歸屬為一級致癌物的行列,據(jù)說花曲霉毒素的毒性要比砒霜還要高60倍之多,也是眾多霉菌當中毒性最大,對人類身體健康危害最顯著的一類毒素。
青霉毒素主要表現(xiàn)在,對肝臟組織的破壞和損傷一旦大量攝入就會誘發(fā)急性中毒,出現(xiàn)急性肝炎,出血性壞死,肝細胞脂肪變性以及膽管等膽管增生,嚴重的可能還會導致肝臟纖維組織增生引發(fā)肝癌。
冷凍的饅頭不能吃?放冰箱超過3天會產生黃曲霉菌?醫(yī)生道出實情
饅頭作為北方的主食,可以說一天三頓飯都離不開饅頭,甚至很多人覺得一頓不吃饅頭就不頂餓,還會感覺到渾身不舒服,所以也有很多家庭在家中自己蒸饅頭來吃,解決幾天的飲食問題。
但是對于很多年輕人來說,為了方便起見也會經常去超市購買饅頭,有時候也會買很多放在冰箱當中冷凍,隨時吃隨時加熱。
但是很多人看到冰箱里儲存三天以上的饅頭,會滋生出黃曲霉毒素的說法,也讓他們感覺到坐立不安,這是真的嗎?
對此相關專家進行了一項實驗,將100個饅頭分成10組,一組10個饅頭,第1組放進冰箱冷凍,一天第2組放進冰箱冷凍兩天,3天、4天,5天,以此類推,對比這10組饅頭冷凍不停的天數(shù)之后,發(fā)現(xiàn)在冰箱冷凍三天以上的饅頭,并不會產生黃曲霉毒素。
但是這種饅頭經過高溫加熱之后,卻失去了原本松軟的口感,口感變得略微粗糙,這主要是因為饅頭長時間存放在冰箱當中,導致大量的水分流失。
可以看出由于冰箱當中的冷空氣,不適合霉菌的生長,而黃曲霉毒素的適宜溫度在25~40 左右,而冰箱的冷凍室溫度在零度以下,所以饅頭長時間存放在冰箱內,并不會產生黃菊梅毒素,也希望大家不要過于擔心。
閱讀延伸—防霉主要措施有以下幾方面:
1、在日常生活當中,要想預防黃曲霉毒素的產生,一定要嚴格控制谷物等原材料的水分,對谷物等原料的防霉,必須要從谷物在田間收獲時開始,做好預防,關鍵是在于收貨之后要使其快速干燥,使谷物含水量在短時間內降到安全水分范圍內。
2、嚴格控制飼料的水分,當飼料的水分超過15%時,可能就會滋生細菌病毒,導致霉菌大量生長繁殖,當達到17%~18%的時候,更是真菌產毒的最佳條件。
3、同時也要嚴格控制生產過程當中的水分,控制好飼料加工過程當中添加的水蒸氣的質量,輸送管道的長度,以及調節(jié)氣溫度和壓力,以控制好飼料的水分,避免飼料當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從而為霉菌提供有利的繁殖條件。
4、最后也提醒,大家最理想的儲存條件是將糧食以及谷物儲存于干燥低溫狀態(tài),溫度應該保持在12 以下,能夠有效的控制霉菌的繁殖和產毒。
比如大米的水分應該保持在12%以內,可在35攝氏度下儲存,而水分如果達到14%,就應該儲藏在20攝氏度以內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