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可能是終生的老師。父母的所作所為,將深刻影響著孩子。
父母可能在物質(zhì)創(chuàng)造上盡力而為,卻表現(xiàn)平平,不能苛責;父母在精神上一定要奮發(fā)圖強,把一股不甘心、不服輸?shù)?span id="ukph9lr" class="wpcom_tag_link">精氣神傳承給下一代。
我的父母今年七十來歲了,除了幫弟弟們帶孩子,還出去打工,給種植戶種菜、收菜賺錢。有時候凌晨三四點就起來去打工,大熱天的除了中午休息,一直干到晚上七八點。有時我打電話給父母,勸他們別太累了,天也熱,注意身體。母親總說,沒事兒,地里有“空調(diào)”,累是累點,但能掙一兩百塊錢呢。聽到這些話,心里會有一陣酸楚。
父母可以活得清閑一些,但以這種不斷勞作來證明自己的價值,擊中我的內(nèi)心。這么大年紀的人,還如此努力,又是自己的父母,反思自己,又有什么值得抱怨、喊累的呢。
自己應該更自律一些,繼續(xù)默默耕耘,繼承父母的精神衣缽,再傳承給下一代。
努力的樣子最美,拼搏的姿態(tài)最帥。男人不要怕受傷,不要怕遭罪,就怕唯唯諾諾,膽小窩囊,保護不了所愛的人。男人的高矮胖瘦都是次要的,重要的是要有一種屬于雄性的氣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