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不卡日本ⅴ一区v二区_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字幕_天堂v在线视频_亚洲五月天婷婷中文网站

  • <menu id="lky3g"></menu>
  • <style id="lky3g"></style>
    <pre id="lky3g"><tt id="lky3g"></tt></pre>

    共君一醉一陶然(杜偉華)

    陶然亭,在北京眾多名勝古跡中,相比于故宮、頤和園、天壇等皇家宮殿園林,就仿佛小家碧玉與大家閨秀的差別,然大家閨秀自有其端莊華貴的氣度,小家碧玉也有其靈秀精巧的韻致。

    偶訪陶然亭是機緣湊巧,因為去北京出差僅有半天空余時間,游故宮、長城顯然不夠,有朋友推薦說,陶然亭公園倒是值得一去的。從西城區(qū)出發(fā),坐了三站地鐵,下車用手機高德地圖導(dǎo)航不一會兒就尋到了公園入口。

    一進門,映入眼簾的是一大片如火如荼盛開的月季園,在十月的東北,各種鮮花近乎凋敝,而北京的十月正是花好月圓的時節(jié),園里的月季花,紅的、黃的、白的、紫的,五顏六色,爭奇斗艷,芬芳撲鼻,賞花看花的人絡(luò)繹不絕。

    陶然亭公園是名園,名花配名園,相得益彰!

    穿過月季園,一大片綠樹環(huán)繞的亭臺水榭如同一幅鋪展開的山水畫直逼眼簾,如果不是來來往往的現(xiàn)代行人,單是看那綠悠悠的一池碧水,倒映著藍天白云、綠楊垂柳,以及湖畔亭臺別致一格的清麗倩影,已仿佛倏然穿越明清時代的江南園林,好不悠然愜意。

    沿著湖畔細細欣賞這絕佳景致,一座座亭臺臨水而建,或古樸典雅,或俏麗別致,或斗拱重檐,或檐牙高啄,千姿百態(tài),不一而足。原來這就是華夏名亭園了,走近細看亭上匾額,百坡亭、醉翁亭、滄浪亭、獨醒亭、浸月亭……單只從這些名字中已透出詩文古意,更何況亭子精巧別致,與池水、蓮葉、柳枝相映成趣。

    一問才知,原來這些亭子都是新中國成立后按照各地名亭的原樣仿建的,意在將南北各地名亭匯于一園,向來北京了解歷史文化的中外游客展示中華悠久的造亭藝術(shù)和博大精深的亭園文化。

    其間,最有意境的當(dāng)屬以東晉書法家王羲之而得名的“蘭亭”。蘭亭前面是一汪幽靜無波的長方水池,旁邊有一三角形碑亭,碑石上刻有“鵝池”兩個草書大字,相傳是王羲之手書,據(jù)說王羲之對鵝情有獨鐘,喜愛養(yǎng)鵝、畫鵝、書鵝,池水邊有一彎淺溪從樹林中蜿蜒流過,有小石橋跨溪而建,水聲淙淙從橋下穿過,溪底鵝卵石清晰可辨,幾只白鵝在池水中嬉戲,頗有“曲水流觴”的古意盎然。

    一路飽覽亭臺景致,然這些亭終歸只是仿制,似乎缺了些真意。以公園名字命名的陶然亭才是此行探訪的目的地。一路打聽,才知大名鼎鼎的陶然亭原來位于公園湖心島上。過橋入島,島上樹木蔥蘢、景色清幽,與遠處清碧的湖水、座座亭臺遙相呼應(yīng),果然是一處絕佳之境。沿石梯向上步行,才發(fā)現(xiàn)陶然亭原來與一座叫慈悲庵的古老庵堂融為一體。

    慈悲庵是一座始建于元代的古剎,當(dāng)時應(yīng)是女子出家修行的地方。院門外有一棵高大的老槐樹,櫛風(fēng)沐雨,見證歷史滄桑;院內(nèi)有三間小院,門前有遼代經(jīng)幢和金代石幢,上面刻的梵、漢文字有的已模糊不清,據(jù)考證已有700多年的歷史了。兩側(cè)各有觀音殿、準提殿兩座大殿。供奉著西方三大士;還有一座文昌閣,危樓高聳,飄逸靈秀,回廊上繪有精美的彩繪,里面供奉著文昌帝君,古時頗受讀書人崇敬。西面三間敞軒就是陶然亭了。

    陶然亭建于清代,與醉翁亭、湖心亭、愛晚亭并稱為中國古代四大名亭。取唐代白居易的詩“待到菊黃家醞熟,共君一醉一陶然”之意。亭中“陶然”兩個鎏金大字是建亭人江藻所書,兩側(cè)的楹聯(lián)“似聞陶令開三徑,來與彌陀共一龕”是晚清禁煙名臣林則徐所書;黑色的匾額是齊白石老先生的手書,下面的楹聯(lián)“煙藏古寺無人道,踏倚深堂有月來”是光緒帝的老師翁同龠所書。單看這亭上的題詞題字已足見此亭名不虛傳,再看亭梁上精美的蘇式彩繪,采菊圖、八仙過海、劉海戲金蟾……色彩艷麗,栩栩如生;亭子兩側(cè)的墻面上還有許多珍貴的石刻,更顯其文化深厚,果然是一處既可寄情山水又可怡情詩興的清幽雅靜之地。

    相傳明清時期,慈悲庵及陶然亭是京城名士官宦游覽集會的勝地,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詩詞名篇。近代以來,小小的慈悲庵因地處偏僻城南,幽靜雅致,也成為許多愛國志士和革命家秘密集會之所。李大釗、毛澤東、周恩來、鄧中夏等人就曾在這里留下革命足跡,為清幽古剎涂上了鮮紅的時代印記。徜徉于此,山水園林盡攬于懷,既可領(lǐng)略古意盎然,又可追尋老一輩革命家的紅色足跡,令人心曠神怡、心潮起伏。

    得聞陶然亭大名,緣于不久前讀過民國才女石評梅的《墓畔哀歌》,“假如我的眼淚真凝成一粒一粒珍珠,到如今我已替你綴織成繞你玉頸的圍巾;假如我的眼淚真化作一顆一顆紅豆,到如今我已替你堆集成永久勿忘的愛心……”這樣如訴如泣的文字,隔著近百年的光陰,也能真切感受到她滴血的心靈和永失我愛的悲痛。而據(jù)傳石評梅的男友高君宇因病英年早逝,石評梅難以接受,日日哭泣,到墓前傾訴,思念成疾,三年后也因病隨男友而去。按照生前遺愿,她和高君宇合葬在陶然亭附近的松林中。這是民國現(xiàn)實版的“梁?!?,怎不讓無數(shù)后人為她們忠貞不渝的愛情感動心靈、黯然傷懷?

    在公園小島的一面山坡下,終于尋到了高石二人相擁而立的大理石雕像,以及兩座潔白細小的墓碑,象征著他們純潔堅定的愛情,雖不厚重卻挺拔堅韌!“我是寶劍,我是火花,我愿生如閃電之耀亮,我愿死如彗星之迅忽?!边@是高君宇寫在自己照片上的一首詩,也是他短暫光輝一生的真實寫照?!熬睿∥覠o力挽住你迅忽如慧星之生命,我只有把剩下的淚流到你墳頭,直到我不能來看你的時候。”這是石評梅在高君宇死后刻在其墓碑上的絕唱,也是他們純潔、忠貞愛情的寫照。雕像上,他們的衣裝、發(fā)式帶有明顯的“五四”時期色彩。

    高君宇是中國共產(chǎn)黨早期革命家、創(chuàng)始人之一,孫中山先生的秘書。他為革命事業(yè)出生入死、積勞成疾,離世時不滿30歲。石評梅是中國現(xiàn)代著名作家、詩人,因未能答應(yīng)男友高君宇的求婚,痛悔不已,一代才女去世時僅26歲。他們生未成婚、死后并葬的故事,成為廣為傳頌的愛情佳話。正如同當(dāng)年周恩來和鄧穎超經(jīng)常來悼念他們一樣,許多人來陶然亭,就是想親眼一睹高石墓,感受兩位“五四”熱血青年蕩氣回腸的愛情故事。

    陶然亭附近的山坡上,除了高石墓,還有賽金花墓、鸚鵡冢等遺址,靜謐的山林間,松濤陣陣,翠色滿目。登上山頂?shù)挠[翠亭望湖觀山,回思古人遺韻,心中無限感慨。愿那些可貴的精神長留人間,愿那些悠遠的文化永銘心間,在這早已換了人間的繁華盛世,共君一醉一陶然。

    鄭重聲明:本文內(nèi)容及圖片均整理自互聯(lián)網(wǎng),不代表本站立場,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管理員(admin#wlmqw.com)刪除。
    上一篇 2022年8月20日 21:18
    下一篇 2022年8月20日 21:18

    相關(guān)推薦

    聯(lián)系我們

    聯(lián)系郵箱:admin#wlmqw.com
    工作時間:周一至周五,10:30-18:30,節(jié)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