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活下來
近日新聞大家看了嗎?熱搜熱榜都是它,這則消息刷爆全網(wǎng)。華為任正非稱全球經(jīng)濟面臨衰退,華為應該改變經(jīng)營方針,把活下來作為主要綱領。
這幾天,網(wǎng)上被任正非先生的“讓寒氣傳到每一個人”發(fā)言刷屏了。這個事情由華為內(nèi)部事件已經(jīng)演變成社會性事件,大家都很悲觀。
其實對于一個企業(yè)來說,“活下去”恰恰是最基礎最基本的事情。當一個企業(yè)活下去,在企業(yè)工作的員工才有飯碗,才有收入,到員工個人乃至員工家庭能活下去。
這是一個有責任心的表現(xiàn)。
一個好的企業(yè),現(xiàn)金流健康,產(chǎn)生利潤,才能一直活下去。
大到國家,中到家庭,小到個人,如果我們沒有現(xiàn)金流,不產(chǎn)生收入,最后都“活不下去”。
年頭好的光景,過得瀟灑一些;年頭差的光景,緊衣縮食,維持一點平衡甚至吃點庫存,只要能活下去就是一件好事。所謂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對于我們個人或家庭來說,懂得“量入為出”,才能讓我們“活下去”。
我們需要有收入,我們的支出不能大于收入。如果入不敷出,最后都只有破產(chǎn)一條路。
02 量入為出
有一個小故事:
因為早年和銀行有過節(jié),豐田從不向銀行借錢,包括泡沫期間。 經(jīng)濟學家辜朝明和豐田管理層關系很好,他說:求你們了,為了日本經(jīng)濟,請向銀行借點錢吧,你們是此刻唯一夠資格借錢的公司。豐田的反應是:不借。這是我們的經(jīng)營哲學。
適當?shù)母軛U讓企業(yè)和個人活得更好,但不適合的杠桿卻可能成為壓垮救命的稻草。有良好經(jīng)濟危機意識的個人和企業(yè)懂得量入為出,從不輕易向他人或機構借錢。
借的錢多了,而利潤不夠,就會還不起,還不起的事就大了。比如這些年的恒大。
而在財務管理方面做得好的,比如新東方。教培行業(yè)這兩年受到致命的打擊,許許多多的教培機構從此退出教培舞臺,而新東方在這兩年退出時,從容、冷靜地退學費,給教師們發(fā)工資。因為他們有足夠的存量資金,這一套財務管理,不得不點贊。
無論經(jīng)濟實力多么雄厚,兜底的錢不能動,這才能熬過寒冬。
對于我們普通人能怎么辦?好好掙錢,存存錢,省省錢,存夠糧食過冬。
工資一發(fā)下來,收入到賬,立即將一部分錢存起來,剩下來的再做好預算,精打細算過日子。
有收入,賺錢容易的時候,也不要鋪張浪費,過日子終歸是細水長流,家有存糧,心中不慌,才能在光景不好的日子里,活下去。
03 年年有余
回首一路想來,在我接連被失業(yè)的兩次,我雖然很傷心,但我并不悲觀,我仍然積極尋找適合的工作。
我依然努力經(jīng)營著我的副業(yè),養(yǎng)活自己與孩子不成問題。無非皆是錢多有錢多的活法,錢少有錢少的活法,一切盡力而為。
說實話,人到中年,活得確實累。沒有可以依靠的人,只有依靠自己的人。只能說,少抱怨,多做事,常樂觀。
我從不亂花錢,有收入時,會先好好存錢,所以在失業(yè)的日子里,我還能好好生活。這都是一直秉承先存錢再花錢的思維方式,要知道真正的儲蓄理念是:支出 收入-儲蓄。
“年年有余”從來都是我們國民自古以為的美好愿望。有收入,有結(jié)余,不但能活下來,還能活得更好。
請相信,盡管眼下艱難,但亦或許我們正在困難底部,黎明正在前方。
04
歷史總會這樣演繹,走過百年泥濘坎坷,才能迎來今日光風霽月。
一個企業(yè)存活不易,個人亦無法避免。
要活下來,要活得好。要量入為出,年年有余。
怎么做?
先存錢,再花錢。注重現(xiàn)金流。記賬并復盤。
收入記下來,支出記下來,早點開始進行儲蓄計劃。剛畢業(yè)的時候我也月光,記賬后,我年年有余,為自己,為家人,盡早開始儲蓄計劃,錢包越鼓,底氣越足。
文章來源:隨手記社區(qū) 未晞財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