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是人體內重要的礦物質元素,正常人體內磷的攝入與排泄處于動態(tài)平衡狀態(tài),通常血清磷波動在0.81~1.45 mmol/L。當腎功能受損時,磷排泄就會減少,從而導致血磷升高,因此腎病患者需關注自己的血磷水平。
控制飲食中磷的攝入是控制高磷血癥的基石,因此當檢查發(fā)現(xiàn)高磷血癥時,尤其是尿毒癥患者,需嚴格控制磷的攝入,那么應該怎么吃呢?
磷的來源及分類
磷主要來自于日常飲食,可分為有機磷和無機磷。
有機磷主要來自于天然食材,吸收率在40%-60%。
無機磷主要來源于食品添加劑,90%-100%被人體吸收。
不同來源的磷人體吸收率不同:食品添加劑>動物蛋白>植物蛋白
如何飲食控磷?
1、盡量避免無機磷的攝入
磷作為食物添加劑、防腐劑中的主要成分,廣泛存在于日常生活中。購買預包裝食品時,仔細閱讀食品標簽,盡量避免帶有磷酸二鈉、磷酸三鈉、三聚磷酸二鈉、三聚磷酸鉀、焦磷酸鈉、六偏磷酸鈉、磷酸二氫鈉等添加劑的食品。
通常在香腸、奶茶、飲料、咖啡、面包、方便面等加工食品中都是含無機磷的,高磷血癥的腎友們應避免食用。
2. 選擇磷蛋白比低的食物食用
食物的磷蛋白比值(mg/g)=食物中的磷(mg) 食物中的蛋白質(g)
磷蛋白比值是判斷食物含磷量的一個重要指標,數(shù)值越低,說明食物含磷量越低。
對于高磷血癥患者應選擇含磷量低且蛋白質含量較高的食物,也就是磷蛋白比低(磷蛋白比<12mg/g)的食物,這樣才能既保證足夠的蛋白質攝入,又不容易引起高磷血癥。
當腎友在考慮哪種食材對血磷的影響更小,就可以通過磷/蛋白質比值來計算。
舉個例子:我們可以對比下“鴨肉”和“雞肉”的磷/蛋白質比值,看看哪種肉更適合腎友。
通過《食物成分表》可以查到各種食材的磷和蛋白質的含量。每100g鴨肉的蛋白質量為15.5g,含磷量為122mg;每100g雞肉的蛋白質含量為19.3g,含磷量156mg。
通過上面的公式計算得出鴨肉的磷/蛋白質比值約為7.87,雞肉的約為8.08,鴨肉的比值更低,對血磷的影響也更小。
下圖是專家制定的磷金字塔,在金字塔底部是磷蛋白比低的食物,比如蛋清、水果、蔬菜、植物油、糖等,越往金字塔頂部走,含磷量越高,越不推薦食用。
生活限磷小妙招
1.水煮去磷
將食物水煮去湯后再吃,可以讓蔬菜的磷含量減少51%,豆類減少48%,肉類減少38%。
2.不喝肉湯
肉湯、骨頭湯中含磷量較高,建議少喝。
3.雞蛋隔天吃蛋黃
擔心蛋黃中的磷,可以每天吃一個雞蛋,隔一天不吃蛋黃。
4.大豆加工后食用
整顆大豆中的磷含量的確很高,但經(jīng)過加工制作成豆腐、豆?jié){后,磷含量明顯減低,腎友可適量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