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不卡日本ⅴ一区v二区_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字幕_天堂v在线视频_亚洲五月天婷婷中文网站

  • <menu id="lky3g"></menu>
  • <style id="lky3g"></style>
    <pre id="lky3g"><tt id="lky3g"></tt></pre>

    2020年,高崗夫人百歲辭世,她是眾多紅二代心中永遠的“李校長”

    2020年4月6日,教育部原學生管理司顧問李力群同志因病逝世,享年100歲。

    這則令人悲痛的消息傳來,有不少也已經上了年紀的革命后代們深感惋惜,在他們的眼里,李力群是一位好校長,她的一生,也和教育緊緊綁定在了一起。

    為中國教育事業(yè)奉獻了大半生的李力群,是眾多紅二代心中永遠的“李校長”。

    李力群的風雨人生

    高崗從1938年4月開始擔任中共陜甘寧邊區(qū)委員會書記,那會的延安早已充滿著光明,也成為了抗日民主的一面旗幟,吸引著來自祖國各方的青年到此實現(xiàn)遠大抱負。

    在這個時代背景下,高崗和楊芝芳離異,恢復了單身的生活。

    很快,有另外一個姑娘闖入了他的世界,那個女孩便是李力群。

    在當時的延安,為了革命事業(yè)和個人的幸福,不少干部也都摒棄了最初被包辦的婚姻,婚姻自由的風氣也在革命隊伍里迅速傳播,大家追逐的是理想和愛情,不再是“媒妁之言,父母之約”。

    李力群也是非常有知識文化的一位女青年,她早年間在徐州省立女子師范學校學習,也在革命的浪潮中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并和同學們趕赴延安,開啟了嶄新的生活。

    抵達延安后的李力群,很快就進入黨校之中學習,高崗正巧在黨校中講課。

    由于李力群的個子比較小,因此在讀書的時候總是坐在第一排,這個智慧的女孩很快就給高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一段時期的學習結束后,陳云同志就將李力群留在了陜甘寧邊區(qū)委員會辦公室秘書處工作,年輕的李力群總是想要去敵后奉獻,可一想到那是組織上的安排,也就無條件服從了。

    時間一長,高崗也徹底喜歡上了這個姑娘,隨后,他們也在眾人的撮合下結了婚,李力群回憶道:“婚后,他對我還算不錯?!?/p>

    此后的日子里,李力群也就這么和高崗“綁定”在了一起。

    到了解放戰(zhàn)爭的年頭,由于東北野戰(zhàn)軍有了新的動作,所以留在駐扎地附近的紅軍的孩子們,需要面臨著和軍隊一起轉移的問題。

    南崗子弟小學的絕大多數(shù)同學都跟著羅榮桓夫人林月琴隨著軍隊南下,不過還有二十多個同學需要妥善安置。

    面對這樣的情況,羅榮桓決定將四野后勤部創(chuàng)辦的“四野隨軍小學”留在沈陽,減輕部隊的后顧之憂。

    那么,誰來管理這些留下的孩子,就成為大家要思考的問題。

    當時,李力群也已經來到東北地區(qū)參加工作了,時任東北局常委兼組織部部長張聞天馬上就找到了李力群,希望她能夠肩負起這個工作。

    張聞天也早都聽說過,此前李力群就接受過系統(tǒng)的師范教育,處理學生們的工作應該沒有問題。

    李力群心中沒底,也坦白了說:“我在參加革命后沒有辦過學校,擔心無法承擔這個重任?!?/p>

    張聞天顯然已經認定了讓李力群來做這件事,他說:“有什么不懂和不會的,就在工作當中學習,在戰(zhàn)爭環(huán)境當中,什么都要學都要去干,無所選擇的,而且這個是培養(yǎng)革命后代,是個重要工作,要給國家培養(yǎng)出科學人才,要建設新中國?!?/p>

    李力群心中雖然有壓力,不過面對組織上安排的工作,她還是選擇了同意,至此,也開啟了她終身從事教育事業(yè)的生涯。

    學校的校名,也是“延安五老”之一徐特立起的,他參照了陶行知所創(chuàng)辦的育才學校,給學校取名為“東北第一育才學?!薄?/p>

    徐特立特意強調:“教育首先要解決為什么人的問題,學校就是要為孩子們服務,要熱愛孩子,讓他們的心理和身體都能得到健康的發(fā)展,教育他們的科學知識,為新中國培養(yǎng)建設人才。”

    這句話,也成為了東北育才教師們的座右銘,也同樣被李力群銘記于心。

    李力群接受過系統(tǒng)教育,也認為辦學的話師資是第一位的,于是,她便邀請徐特立給她推薦上一批師資資源,對孩子的未來都是有好處的。

    從1949年5月1日,學校也開始正常運作了,不過那會也僅僅只有4個年級外加一個幼兒園,一共是190人,李力群本人的孩子高軒和高延延也是在這個學校念書。

    學生也都是非常典型的“紅二代”,因為最初的這批學生,只有東北局機關和東北軍區(qū)處級以上的干部子女以及烈士子弟。

    一直到了1952年之后,學校才開始陸陸續(xù)續(xù)招收遼寧省和沈陽市的干部子弟。

    為了方便管理,同樣也是為了學生們的安全,李力群也在學校最初定型后就定下了嚴格的管理條例。

    校長掌握著一切管理大權,自然也給學生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而且李力群事無巨細地管理,也讓學生們感受到了家的溫暖。

    特別是孩子們知道了高軒和高延延有這樣一位漂亮能干的母親之后,也都非常羨慕他們。

    長期的發(fā)展中,學校也漸漸形成了以“追求卓越”為核心的價值取向,這也是激勵全校師生積極進取、奮發(fā)有為的精神動力。

    孩子們長大了,李校長也老了

    后來因為種種變故,李力群離開了校長的崗位,去了遠方,一直到1972年才在毛主席和周總理的親自過問下回到了北京。

    最初,李力群告訴周總理自己想要找一個圖書管理員的工作去干干,這樣在空閑時間里還能讀讀書,毛主席聽聞了這件事后,還是讓李力群去了國務院科教組學生司上班。

    她的幾個孩子也陸陸續(xù)續(xù)返回了北京,一家人開始了其樂融融的團圓日子。

    那批在她教育下的孩子們也漸漸長大了,大家都沒有忘記“永遠的李校長”。

    陳伯村的女兒陳剛和李力群的女兒在育才讀書的時候是同桌,陳剛一直對老校長記憶猶新,在和老校長一家失去聯(lián)系20多年后,他們一家人也專程前去探望。

    陳剛還記得,剛剛進入李力群家的四合院后,感覺院子中有些凌亂,門外的幾口水缸擺放也不算整齊,可看起來很有生活氣息。

    讓陳剛感覺到欣慰的是,記憶中的李校長依舊很有精神,還是像過去那般雷厲風行。

    在李力群晚年的那些日子里,也有很多學生前去探望過,老校長的身體狀況一直不錯,也讓大家很放心。

    特別是在2010年冬天,東北育才學校的首任校長李力群迎來了自己90歲的生日,東北育才北京校友會為她在“鑫海錦江大酒店”舉辦了一場盛大的生日會。

    科學高中部的蘇振敏還代表東北育才向她轉達了時任校長高琛的祝福。

    李力群校長始終關注著東北育才的發(fā)展,還語重心長地說:“東北育才越來越好,將來會更好!”

    這場生日宴,很多李力群校長的學生都露面了,大家細數(shù)著過去的點點滴滴,也都感謝著李校長最初的栽培。

    王熾昌曾和李力群共事過,他是教育界赫赫有名的大拿,也出席了那一年的生日盛典。

    他回憶道:“我從1986年到高校學生司去工作,一直到1998年調到了香港去,整整12年的時間,李力群同志一直關心著我的工作,我去請教工作的時候,她也非常積極,很樂意告訴我,有的時候還會主動過來提醒我工作中要注意什么,在生活中也同樣如此,有人給她送去了大米或者羊肉,她還會打電話過來問我們要不要?!?/p>

    王熾昌還記得,李力群在退休了之后,行政關系轉到了老干部局,不過黨組織關系一直沒有轉,那是因為她希望能夠留在學生司。

    李力群舍不得共事多年的同事們,也舍不得那種早已熟悉的工作環(huán)境,每次要有黨小組活動時,她都會積極參加,很少請假。

    李力群還說過:“要是開黨支部大會,就要通知我,如果你們忘記了通知我,我就要提意見了?!?/p>

    這次前來祝壽的人群中,除了沈陽第一育才學校當時的學生,還有高崗家鄉(xiāng)的老鄉(xiāng),大家都紛紛去和李力群合影留念,并祝福李力群老人能長命百歲,多看看今后的好日子。

    2014年12月,幾位東北育才學校的領導和校友來到了李力群老校長的家中。

    此時的育才,早已是今非昔比,越做越好的成績,李力群都是能看得到的。

    李力群望著大家,也笑著說:“東北育才在全世界都是有名的,你們辦得好,成績也好,毛主席將我從五七干校接回了北京,說我辦個育才學校養(yǎng)活軍隊干部子弟,現(xiàn)在學校辦得好!”

    學校做大了,大家依舊沒有忘記老校長,如今學校的初中部仍然在老校址的位置,教學走廊里還有一尊李力群的小型塑像,似乎在訴說著過去的歲月。

    李力群已經逝去,但她為新中國所做的一切,無人會忘懷。

    恩師之情,眾多紅二代都不會忘懷,對于李力群的緬懷,從不曾停歇。

    參考

    李力群同志的90壽誕 王熾昌文集

    高崗夫人李力群的悲喜人生 卓成華; 共產黨員

    鄭重聲明:本文內容及圖片均整理自互聯(lián)網,不代表本站立場,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管理員(admin#wlmqw.com)刪除。
    上一篇 2022年9月20日 06:29
    下一篇 2022年9月20日 06:29

    相關推薦

    聯(lián)系我們

    聯(lián)系郵箱:admin#wlmqw.com
    工作時間:周一至周五,10:30-18:30,節(jié)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