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虎、西北狼、喝酒不敵江蘇小綿羊。
江蘇人看起來溫婉嫻靜,但喝起酒來卻絲毫不輸東北大漢,筆者的一位遠親表舅就是江蘇宿遷人,性格十分豪爽,平時沒事就愛喝點小酒,這一喝就是40年。
逢年過節(jié),我們都愛聚在一起拉拉家常,表舅就愛給我們掰扯他幾十年來喝酒總結(jié)的經(jīng)驗,還經(jīng)常說,你們這些小娃娃,“喝酒喝得好,少往醫(yī)院跑”。
關于喝酒,我也是一知半解,曾向一個釀酒行家請教,沒想到老舅說的全是真的。今天就總結(jié)了4條白酒“謠言”早知道早受益。
一、喝酒臉越紅越能喝
時至今日,肯定還有很多人認為,喝酒臉紅的人,酒量一定好,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認知,酒量好不好和臉紅不紅沒有半毛錢的關系,讓我震驚的是,這恰恰是不能喝的表現(xiàn)。
根據(jù)相關學者研究,喝酒上臉是因為酒精在身體堆積,血液攜氧能力下降,毛細血管擴張,導致臉紅。
如果你身邊也有喝酒上臉的人,不妨觀察一下,不止臉紅,就連胳膊、脖子也都通紅。
遇到喝酒臉紅的朋友,千萬不要過度勸酒,這不是能喝的表現(xiàn),而是身體發(fā)出的信號,“感情深不深,不靠一口悶”。
二、越貴的白酒越好喝
相信很多人都被那些低價假酒騙過,超市那些宣稱9.9就能買到的茅臺,買到家才發(fā)現(xiàn)味道不對,因此“一分價錢一分貨”的觀念延續(xù)至今,其實這對于白酒來說不完全適用,酒精酒暫且不提,單說糧食酒,一斤糧食才幾塊錢,加上釀造工藝,時間、人工等,成本再高也就百元左右。
那么市面上的大牌酒,少則大幾百,多則幾千塊,其實都是品牌溢價搞的鬼,拋開面子看里子,白酒都差不多。
三、白酒越放越好喝
經(jīng)常喝酒的人都說“酒是陳的香”,真的是這樣嗎?實則不然,要知道不同香型的白酒,口感也不盡相同,儲藏時間的長短,對酒體風格影響較大。
就拿清香酒來說,一清到底就是它的特色,長時間儲藏,反而會出現(xiàn)”陳味“,清香酒反而成了串味酒,本來用心藏好酒,反而好心辦壞事。
醬酒倒是越陳越香,就像飛天茅臺,為了營造更好的口感,需要陳放4年才能出售,酒質(zhì)是越來越好,但時間損耗較大,需求大產(chǎn)量小,也就導致大家有錢也難買茅臺。
茅臺酒人盡皆知,價格卻讓人望塵莫及,難道市面上真就沒有便宜實惠的老醬酒?
當然不是,作為一個釀酒大國,最不缺的就是好酒。
上面說到茅臺,與它同源同工藝的君中元私藏酒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只不過酒企不善于宣傳,名氣不大,但在貴州當?shù)兀@款百元坤沙酒,成了不少老酒友的心頭愛。
這款酒和茅臺酒廠只有一河之隔,同享得天獨厚的自然環(huán)境,釀造人曾傳政與茅臺也有不小的淵源,師承李興發(fā)(茅臺酒廠原副廠長),幾十年如一日的鉆研釀酒工藝,釀酒標準都和茅臺如出一轍。
所選原料同時產(chǎn)自當?shù)氐挠袡C“小紅粱”,粒小皮厚,富含單寧,這種高粱不到成熟就會被各大酒廠爭相預定,釀出的白酒品質(zhì)好,無雜味。
沿用傳統(tǒng)的“12987”工藝,經(jīng)過165道復雜工序,多次反復蒸煮、發(fā)酵、取酒,歷經(jīng)一年才能完成出酒。
它最大的特色在于窖藏,出酒后并不著急出售,而是在特制的陶壇中窖藏足足6年的時間,開壇即是老酒,醬香味四溢散開,滿室飄香,入口醇厚細膩,好喝還不上頭。
這款酒確實贏在品質(zhì),輸就輸在不懂得營銷宣傳,市場沒能打開,吃虧在酒企,也在消費者。
今天的分享先到這里,你被文中的謠言騙過嗎?你還知道哪些白酒“謠言”,歡迎在評論區(qū)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