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已至,秋意無限。
嘆贊豐收之季,擁抱四海盛宴。
人和萬物一樣,第一“父母”應(yīng)該是天地自然,感謝春之萌動,夏之繁盛,秋之璀璨,冬之靜謐。順應(yīng)季節(jié)滋潤,接受時令轉(zhuǎn)化。
秋天是食欲之秋,在當(dāng)季吃時令之物,
最忘不了時時刻刻炸裂在口腔里的飲食之樂。獨屬于自己的感動,在記憶里,觀影中,閱讀時。
秋天來了,多少秋味令人惦念,就連那些“名人”也不能免俗,畢竟誰能拒絕得了“美食”二字呢。一起來看看這些秋味的“經(jīng)典時刻”,
嗨,“滋溜”一聲,管好口水,或許這里也有你惦念的味道。
在電影《飲食男女》中談吃飯鏡頭,就像是有人要你憑空在漫天群星下說一段關(guān)于星星的話一樣難。
一仰頭,全是話口,個個憋著勁發(fā)光,引誘你開口,你卻抓耳撓腮,渾身瘙癢,不知從何開講,生怕在這萬星下泄露肚里的三點墨水。
李安拍盡了中國人,朗雄也演盡了李安眼里的中國父親?!讹嬍衬信窂募彝ワ嬍嘲l(fā)力,用食欲展現(xiàn)中式難以言說的各色情緒與欲望。
其中,相信很多人都難以忘記,那一個華麗的半成品冬瓜盅。難以遺忘這一道典型的秋之味——“冬瓜湯”。
或許有人會問冬瓜不是應(yīng)該冬天吃嗎?哎,可別被冬瓜的名字所迷惑。
冬瓜喜溫、耐熱,多于秋季成熟,當(dāng)季食用味甘滋美,有些地方還把“冬瓜、空心菜、芥菜”稱為“秋天三寶”。秋天適量喝冬瓜湯,可以清熱、利尿,預(yù)防 秋季 上火,還可以益胃生津、 調(diào)理 身體的新陳代謝,預(yù)防貼秋膘造成的肥胖。
在《飲食男女》中兩個女婿抓雞,抓得老朱師傅頻頻皺眉,心驚肉跳,“豁”一下刻壞了冬瓜盅上的花,老朱師傅抄起一把長刀就劈上了冬瓜,后端上桌的是一碗冬瓜湯。這短短幾個鏡頭也上演了小小家庭的人間歡樂。
在一部電影里,描述了這么多的菜式,川魯淮粵,無所不包。殺雞宰魚,搟皮剁餡,紅案白案,一齊都到。眼花繚亂,嘆為觀止。
《秋天的故事》——葡萄
候麥的四季故事就像一部長長的列傳,要看一定要按照四季順序依次來看。
而《秋天的故事》可以說是小編心中的最愛。中年愛情的相遇,就像秋天,飽含對收獲的期待,又恐懼踏出付出的一步。
在拍這部作品時,候麥已經(jīng)是78歲的老人,但劇中的人物仍然那么鮮活生活?;蛟S這就是法國人的天賦?永遠擁有一個浪漫的頭腦和哲學(xué)的心。
回到本期正題,在這部電影里的秋味當(dāng)屬葡萄了。女主角在經(jīng)歷了半生風(fēng)雨后繼承了家鄉(xiāng)的葡萄園,因為這滿園豐盛而停留,享受農(nóng)閑時的自在,卻也因為長時間經(jīng)營葡萄園而孤立自閉。
但葡萄可不是一種無聊的收成物,多于秋初收獲的葡萄,染著夏末的風(fēng)情,色澤嬌艷,可直接吃,也可釀造為酒。
當(dāng)電影結(jié)尾,精致的酒杯中搖晃著葡萄的深紅色,存心捉弄得“初遇”,滿溢著法國風(fēng)情。已經(jīng)到時候說一說愛了。
秋天來了,不吃一串葡萄嗎?
《雅舍談吃》——栗子
有誰說過,但凡喜愛寫小品文的作者,大多都離不開“吃”這一字。這不,大文豪梁實秋不甘寂寞,既然住在“雅舍”,干脆寫一本《雅舍談吃》,真真可謂天下第一一大吃貨。
既然要談吃,飽感豐收之喜秋天怎可不談,平湖秋月嘗龍井、重陽佳節(jié)吃細點,要是缺了秋味,梁大作者可不得郁悶死。
而說起秋天的“山珍”,栗子可是一絕,梁實秋就單栗子一種,就寫了好幾種吃法。
最先,當(dāng)然要提糖炒栗子:“在北平,每年秋節(jié)過后,大街上幾乎每一家干果子鋪門外都支起一個大鐵鍋,翹起短短的一截?zé)焽瑁粋€小利巴揮動大鐵鏟,不是干炒,是用沙炒,加上糖使沙結(jié)成大大小小的粒,”
煮咸水栗子是另一種吃法?!霸诶踝由锨惺中瘟芽冢阱伬镏?,加鹽。栗子是甜滋滋的,加上咸,別有風(fēng)味。煮時不妨加些八角之類的香料。冷食熱食均佳?!?/p>
最妙的是以栗子做點心。“北平西車站食堂是有名的西餐館。所制“奶油栗子面兒”或稱“奶油栗子粉”實在是一絕。栗子磨成粉,就好像花生粉一樣,干松松的,上面澆大量奶油?!?/p>
良友徐志摩與梁實秋同是吃友,分享好吃的可不就是文人日常嗎?“杭州西湖煙霞嶺下翁家山的桂花是出名的,尤其是滿家弄,桂花煮栗子成了路邊小店的無上佳品。徐志摩告訴我,每值秋后必去訪桂,吃一碗煮栗子,認為是一大享受?!?/p>
幽默的梁先生結(jié)尾還要調(diào)皮一下:“韓國進口的栗子大而無當(dāng),并且糊皮,不足取。”
《小森林》——核桃
核桃可是秋天餐桌上的???/p>
《小森林》中市子的鄉(xiāng)下生活,古樸又簡拙。
定點鏡頭下,城市和農(nóng)村的界限似乎不是那么明顯?;镜奈镔|(zhì)生活并不簡陋也不豐奢,但人人都活得飽滿而舒展。
核桃飯是市子在收稻谷的時候為了節(jié)省時間,不回家吃午飯,所以捏了飯團,再搭配水果雞蛋等,就是一份午餐便當(dāng)。同所有農(nóng)人一樣,在田間地頭吃點心吃便當(dāng),不僅僅是為了搶時間填肚子,也是一天中日頭最勁的時候,趁此機會擦擦汗,歇歇涼。
秋天的核桃是自然的饋贈,將秋味濃濃裹緊,是最代表秋天的食物之一。
趁著著大好秋意,核桃成熟之時,鄉(xiāng)伴有家的溯源之旅走到了大理。
在這我們寄宿在一位彝族奶奶家里,熱情的彝族奶奶還每天都給我們做野生菌吃,山村里的柴火燒得紅彤彤的,就像我們期待見到好核桃的心。
雖然一路風(fēng)雨波瀾不斷,但幸運的是一切辛苦沒有白費,在當(dāng)?shù)厝说膸ьI(lǐng)下我們見到了千年核桃古樹,還有幸聽彝族奶奶給我們講她和古樹核桃的故事。
其實如今,市場上最常見的核桃是紙皮核桃,紙皮核桃屬于核桃中的新品種,因為這種核桃的皮薄如紙,所以取名紙皮核桃,因為比較容易剝殼,所以深受消費者喜歡,而且紙皮核桃的種植成本和很低,紙皮核桃栽種1~2年就可以結(jié)果,而且都是矮化樹種,更容易采摘,所以目前已經(jīng)很少有農(nóng)民去種植古樹核桃的品種了。
而實際上古樹核桃的口感和營養(yǎng)價值都要優(yōu)于紙皮核桃,只是古樹核桃的殼更硬一些,個頭小一些,但口感真的好,而古樹核桃的品種一般是栽種5年以上才會結(jié)果,時間成本很高,而且樹干太高大,所以采摘古樹核桃需要人爬上高高的核桃樹去打過,非常的危險和不方便,所以現(xiàn)在農(nóng)民新栽種的核桃一般都不會選擇古樹核桃了。
來自深山的美味——古樹核桃,從種植到采摘,我們愿意盡我們的力量去記錄這些有機農(nóng)人的故事,也希望能幫助這些她們獲得屬于她們自己的一份持續(xù)性收入。
古樹核桃,現(xiàn)已上線鄉(xiāng)伴有家,歡迎關(guān)注我們,一起分享好食材。
秋日,愿四海豐收,愿所愿皆得,愿所有付出都能在此時得到回報。
你記憶里難忘的秋之味有哪些,歡迎在評論區(qū)留言,一起享受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