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是世界孤獨癥關注日,在這個公益節(jié)日,作為一名心理咨詢師,希望能用自己的一點微力量,讓更多的人了解這些平凡著又“閃光”的孩子。
自閉癥也叫孤獨癥,是一種病因不明的神經發(fā)育障礙,每一萬人當中就有60-120人患者此癥,男、女比例4:1.中國有超1000萬的自閉癥譜系障礙,12歲以下的自閉癥兒童有200萬。
自閉癥孩子也被稱為星星的孩子,他們有著星光般清澈的眼睛,有著天使般甜美的笑容……他們沉浸在自己內心的小世界中,不善表露自我、不會與他人溝通,仿佛只身一人在遙遠的星星上,但卻閃爍著無盡的光芒。他們就是來自“星星的孩子”。
多年的咨詢經歷中,接觸了很多初中生,孤獨癥的孩子沒有過咨詢,但抑郁與焦慮的孩子常見。每次與他們在一起的時候,孩子低著頭,無助的用手搓著衣角,或是眼神無光的看著你,你怎么與他說話孩子也一聲不吭。
他們就像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身外有一個屏障把他們緊緊地罩住,阻斷了與外界的交流與溝通,說什么事情也好像提不起他們的興趣,孩子自顧自地想著自己世界的事情,他放棄了與外界,與他人甚至自己父母的互動。
每次看到這樣的孩子時,都有一絲絲的心疼,真的希望每個孩子身邊都有一個能為他們解惑的人,能隨時解答他們成長的疑惑,不被抑郁與焦慮困擾。
每次這樣的孩子來,我都與他們一起畫家庭系統(tǒng)圖,畫三因素圖。與他們一起繪畫、做手工面具,來療愈孩子的心理。通過三到四次這樣的溝通,孩子一點點才開始改變。
在與這些抑郁與焦慮的孩子咨詢中,能感受到他們自己也在努力,但外界的力量太微弱,有的孩子主動與父母說希望找個心理咨詢師聊一聊,但父母在咨詢了心理咨詢的費用后,都不了了之。
這些年這樣的父母不在少數,有的孩子一放學回來就哭,父母在咨詢費用后也沒有帶孩子來。作為心理咨詢師只能是覺得很遺憾,真心希望能提高全民對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視,不要讓孩子自愈。
從與這些孩子的咨詢中,都能感受到這些群體的需要關注,更何況孤獨癥的孩子,更需要全社會的關注。
孤獨癥是一個尚沒有被全社會知道、了解的病癥。主要表現為社交障礙、交流障礙、興趣狹窄和行為刻板重復等。它不同于性格內向或者孤僻,是一種廣泛性發(fā)育障礙的代表性疾病,已成為影響兒童健康成長的高發(fā)疾病之一。
世界孤獨癥關注日也是在提醒著我們,應該實現孤獨癥患者與普通人之間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與相互關心。為一些關注,多一些關愛,讓這些“星星的孩子”看到光,得到溫暖。
我們能為孤獨癥患者做些什么?面對孤獨癥患者不合規(guī)矩的行為,多一些理解和體諒;不要“特殊”的差別對待,像平常人一樣對待他們,給予適時的幫助,微笑道別,不多關注。行動從了解開始,讓我們在平等尊重的環(huán)境下,關注孤獨癥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