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就要來了,記得每年春天百花齊放、百花爭艷的時候,總有人說“一樹梨花壓海棠”或“一枝梨花壓海棠”。那么,這句話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是說梨花比海棠花更美嗎?到底是“一樹梨花壓海棠”還是“一枝梨花壓海棠”?
所謂“刨根問底”,要理解這句話的真正意思,我們還得了解這句話的出處。
其實,“一樹梨花壓海棠”出自北宋大文豪蘇軾之口,但他這句話并非寫景、贊景,也無意比較梨花和海棠花哪個更美!
蘇軾是北宋豪放派詩人的代表,也稱得上是風流才子,平時也愛和朋友寫詩開玩笑。比如蘇軾和佛印和尚就經常斗嘴、互掐。
無獨有偶?!耙粯淅婊▔汉L摹币彩翘K軾詩詞《戲張先》里的一句戲謔之語。
大約是公元1070年,蘇軾的好友、“能詩及樂府,至老不衰”的“張三影”張先新納了個小妾。這一年,張先恰好80歲,而這位新納的小妾卻年僅18歲。
蘇軾有感于好友張先“老牛吃嫩草”,于是吟詩一首:
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發(fā)對紅妝。
鴛鴦被里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
看了這首詩之后,“一樹梨花壓海棠”也就是一目了然了:滿頭白發(fā)的80歲老翁張先迎娶海棠花般年輕貌美的18歲美嬌人,蘇軾于是借機調侃張先新婚之夜“老牛吃嫩草”。
因此,到底是“一樹梨花壓海棠”還是“一枝梨花壓海棠”的謎底也順勢而解:白發(fā)蒼蒼的80歲老翁自然是滿頭白發(fā)。所以,“一枝梨花壓海棠”或為訛傳。
當然,人逢喜事精神爽的張先自己也做了一首詩對自己“白發(fā)戲紅顏”的“功績”自吹自擂了一番,畢竟他才是真正的風流才子(其詞內容大多反映士大夫的詩酒生活和男女之情,對都市社會生活也有所反映):
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紅顏我白發(fā)。
與卿顛倒本同庚,只隔中間一花甲。
張先的這首詩充分反映了其春風得意的酣暢之情,難怪蘇軾要借機調侃一番。
后來,張先和這位小妾共度了8年美好時光。這8年里,這位小妾為張先生下了2兒2女。由此一來,張先(共有十子兩女)的長子和年齡最小的小女兒足足相差六十歲。
8年后,張先逝世,這位小妾悲痛欲絕。沒過幾年,這位小妾也郁郁而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