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每日糧油,了解全球大宗商品市場動態(tài)。今天是2022年2月27日,農歷正月二十七,以下是今天的詳細內容:
1.黑海地區(qū)供應鏈受到影響。據悉,本周至少有5艘船舶遭遇各種爆炸襲擊。而最新消息顯示,法國攔截了一艘俄羅斯貨船。目前包括美國、歐盟等國家和地區(qū)已陸續(xù)公布針對俄羅斯的相關制裁措施。
2.據緬甸報刊媒體2月22日報道,在接下來的2022-23財政年度內,緬甸正在規(guī)劃10萬噸白糖出口計劃。
3.約占全球鉀肥供應近五分之一的白俄羅斯鉀肥生產商近期宣布,遭遇到不可抗力,據相關資料,白俄羅斯每年鉀肥出口量約為1000-1200 公噸,是巴西、印度和中國等農業(yè)大國鉀肥的重要進口來源國。中國50%的鉀肥來自進口。
4.由于俄羅斯和烏克蘭為全球主要的糧食出口國,伴隨著其局勢的惡化,不少人也開始擔心我國的糧食供應問題。
來自海關的數據顯示,在剛剛過去的2021年,我國糧食進口總量達到1.6億噸,其中來自美國和巴西的糧食進口總量達到1.2億噸,占我國糧食進口總量的75%,而進口來自俄羅斯和烏克蘭的糧食進口總量不到1300萬噸,占我國糧食進口總量的8%。
如果僅僅從數字上來看,似乎對我國糧食供應影響不大。但作為全球供應鏈中的一環(huán),數字并不能代表環(huán)境的變化。正如我們在2018年對美國大豆進口加征25%的關稅所引發(fā)的連環(huán)效應一樣,俄羅斯、烏克蘭局勢的變化也勢必引發(fā)全球糧食貿易系統(tǒng)的重塑。
資料顯示,2018年隨著我國對美國大豆加征25%關稅,導致我國買家將采購重心轉向巴西。同時,在我國買家的集中采購下,巴西大豆價格走高,迫使其他地區(qū)的買家轉向美國購買。
從目前的局勢來看,俄羅斯和烏克蘭兩國的小麥出口量占全球小麥出口量的29%,玉米出口量則占到19%。一旦這兩個國家糧食出口貿易在全球糧食供應鏈中缺失,勢必引發(fā)原來從該地區(qū)進口糧食的國家重新尋找糧源。
而從2021年我國糧食進口結構來看,當年我國大豆進口小幅下降,但谷物進口卻大幅攀升。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谷物凈進口總量達到6488.7萬噸,較上年增加2966萬噸,其中玉米、小麥、大麥、高粱、稻米的凈進口量分別達到2,835.1萬噸、971.4萬噸、1,245.2萬噸、941.2萬噸和492.6萬噸。
在所有的谷物進口中,來自美國的谷物數量為2981.4萬噸,其次是烏克蘭為1144萬噸。
當然,更為重要的是,目前全球還面臨著高價化肥和化肥供應短缺的威脅。
5.國內小麥玉米價格出現大幅上漲行情。進入本周以來,國內主產區(qū)的小麥玉米價格出現了大范圍的上漲行情,其中小麥價格再創(chuàng)歷史新高,玉米也開始重新沖擊去年創(chuàng)下的高位價格區(qū)間。
數據顯示,今日深州五得利普麥收購價格達到1.51元/斤,新鄉(xiāng)五得利1.49元/斤,華升面粉1.535元/斤,華統(tǒng)面業(yè)凈糧大車1.5元/斤,志情面業(yè)1.49元/斤,思豐面業(yè)1.505元/斤,周口五得利1.51元/斤。有消息稱,農業(yè)農村部唐仁健帶隊赴河北調研并開展下沉一線包省包片奪取夏糧小麥豐收工作指導。
而在玉米市場,山東諸城興貿最新價格1.39元/斤,臨清德能1.34元/斤,中糧公主嶺2590元/噸,國投鐵嶺2630元/噸。
我們認為,新一輪的糧食價格炒作已經起航,后期看主管部門如何積極入局調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