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國所頒布的《通脹削減法案》,引發(fā)了歐洲的強烈不滿,在德法率先發(fā)起抨擊,揚言要對美發(fā)起貿易報復后,歐盟也聲稱要采取對等反制。美歐已經處在貿易戰(zhàn)的邊緣。不過,在雙方徹底翻臉之前,法國總統馬克龍決定最后一搏,親自前往美國商議此事,說服美國總統拜登。令人意外的是,馬克龍赴美取得成效,拜登同意“微調”通脹法案,但拒絕為此道歉。
馬克龍與拜登
據來自觀察者網的消息,近日,馬克龍與拜登在正式會晤后,舉行了聯合記者會。對于馬克龍抨擊《通脹削減法案》一事,拜登聲稱“美國不會為此道歉,自己也不會”。不過,他強調美國無意犧牲歐洲利益,可以對相關政策做出微調,從根本上讓歐洲國家更容易參與到補貼政策中,或是做出獨立自主的選擇。
值得一提的是,在抵達美國后,馬克龍受邀與美國國會議員和商界領袖共進午餐,當時他就已經按捺不住內心的怨氣,直接對著眾人表達了對該法案的不滿,聲稱美國的補貼措施對法國商界而言,太過“咄咄逼人”。而在拜登表示可以微調法案后,馬克龍看起來十分滿意,對拜登的決定贊不絕口,強調兩國需要在貿易上“重新同步”,并表示自己對于美歐之間消除有關通脹法案的分歧,抱有很大的信心。
拜登簽署《通脹削減法案》
不得不說,這個《通脹削減法案》對于歐洲來說,威脅確實不小,其以給在美企業(yè)實施補貼為由,吸引他國企業(yè)將產業(yè)轉移到美國,用這種“釜底抽薪”的競爭方式,將全球產業(yè)聚集在美國本土,迅速增強本國的競爭力。如今,歐洲的經濟正持續(xù)陷入走弱,大量企業(yè)面臨生存難題,因此拜登政府推出這項法案,很容易推動歐洲企業(yè)集體投奔美國,完全是居心不良。
不過,在與拜登會晤后,馬克龍的態(tài)度顯然發(fā)生了轉變,看樣子是拜登許下了令其滿意的承諾,這完全出乎了外界的意料。在馬克龍出發(fā)前,美法兩國的官員就不看好此行的結果,認為馬克龍親自去往美國,也阻止不了拜登推動通脹法案的決心。然而,如今馬克龍卻大贊拜登,難道是因為歐洲已經得到了拜登的豁免,不需要再擔心歐洲產業(yè)因此受到影響了?
美歐關系
客觀而言,其實從拜登的話語中,恐怕就可以看出他的立場。對于足以引發(fā)美歐貿易戰(zhàn)的嚴重問題,他卻僅僅用一句“微調”當做解決方案,并且在承認該法案中的一些條例有失偏頗后,仍明確拒絕為此向盟友道歉,從這里就可以看出,在拜登眼里,美國作為西方的“共主”,哪怕做錯了事情,也不需要向他國低頭。在這種心態(tài)下,拜登有可能被馬克龍扭轉想法,放棄吸納歐洲產業(yè)嗎?這恐怕是不可能。
而且,拜登完全沒有說明任何的調整措施,要知道,在美歐關系因通脹法案產生嚴重分歧的時刻,披露具體方案有利于緩解美歐緊張的貿易關系。拜登不想透露任何方案信息,只能說明美國政府內部還沒有在此事上達成共識,所以他無法拿出任何解決方案。至于所謂的“微調”,則完全是穩(wěn)住馬克龍和歐洲的說辭,此法案的本質就是貿易保護主義,僅靠微調是無法產生實質性效果的。
美歐貿易戰(zhàn)
至于馬克龍為何這么高興,是因為他至少看見了拜登愿意解決問題的態(tài)度。在訪美之前,他就已經給美國下了“戰(zhàn)書”,準備推動《歐洲購買法案》,用對等措施保護歐洲產業(yè)??梢灶A料到的是,如果拜登此次當著馬克龍的面,拒絕調整通脹法案中的爭議內容,美歐之間的貿易戰(zhàn)大概率會直接打響。到那時,不僅美歐關系會迅速下滑,美國與歐盟也必然會兩敗俱傷,而拜登的讓步表態(tài),給雙方解決分歧帶來了一定的希望。
當然,這個希望恐怕也不是很大,雖然拜登口中說著不愿損害歐洲利益,但實際上背刺歐洲的事情可沒少干,比如向歐售賣天價天然氣,多次對美元加息壓低歐元匯率等等。如今拜登恐怕是想要盡量拖延時間,延后歐洲推行保護措施的時間,趁機吸引更多的歐洲企業(yè)赴美發(fā)展,到時候哪怕歐洲有意見,恐怕也難以與美國抗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