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遇到一個摔倒的老人,你會上前幫助么?
面對這個問題,尤其是當我們在現(xiàn)實中遇到的時候,很多人恐怕在內(nèi)心會有一番掙扎,最后要么當做沒看見,要么就是先找人錄下幫扶的證據(jù),要么就是看看周圍環(huán)境,再決定是否幫助?
這一猶豫、這一掙扎,很多時候都是對我們善良的一種諷刺,然而我們有什么辦法呢?尤其是在當年南京彭宇案發(fā)生后,“不撞人為何會救人”的論調(diào)成為一些人公然敲詐的依據(jù)后,讓很多人畏懼不前,也讓大家在做好事之前,留了個心眼。
助人為樂,傳統(tǒng)美德,社會一直崇尚美德,然而當這種美德變成被人敲詐發(fā)財?shù)氖侄蔚臅r候,給伸出援助之手的人,帶來無盡麻煩甚至巨大經(jīng)濟損失的時候,誰還敢助人為樂。
12月11日晚,上海再次發(fā)生因為幫助摔倒老人,被訛詐的事情,讓很多人憤慨,雖然最終得到妥善解決,救人的英雄在警方的證實下,獲得清白,但是再次給很多救人的人一個警鐘。
因為這件事雖然給當事人獲得清白,最后老人家屬還賠償了2000元作為和解,但是如果,這一件事周圍沒有監(jiān)控,也沒有護欄隔斷的區(qū)域,恐怕又將是說不清的麻煩事兒,有可能會再次發(fā)生南京彭宇案的后續(xù)。
救人反被訛的情況,更是讓不少人都心存芥蒂。本是一場善意之舉,卻為自己引來了麻煩。尤其是幫助那些摔倒的老人,大家內(nèi)心更是一萬個羊頭飄過,曾經(jīng)網(wǎng)上有這樣一種論調(diào):不是因為老人變壞了,而是壞人變老了。
社會弘揚美德,法律更應該保護堅守美德的人,決不能縱容甚至站在惡人的一方。
可以說當年南京彭宇案,在一定程度上是摧毀了社會幾千年建立的美德精神,讓無數(shù)人內(nèi)心留下陰影,更讓無數(shù)人走上了“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新“標準”。
后來,無論是短視頻平臺上,還是新媒體上,我們也看到了很多老人深明大義,對那些敲詐者嗤之以鼻,更看到了無數(shù)讓人心酸的視頻,很多老人倒在泥濘中,倒在雪地里,倒在馬路上,無人攙扶。
類似的事情頻繁發(fā)生,無疑也讓很多人在施以援手之時,心里也有了擔憂,不是因為大家冷漠,而是因為書本上講的,跟現(xiàn)實差距太遠了,很多人望而止步!
我們弘揚愛心,弘揚正義,可是你見到過你身邊的人有么?尤其是當你需要幫助的時候,誰會為你站出來?
因此無數(shù)的前車之鑒,也會讓更多的人更為謹慎地施展善心,而想要挽回公眾丟掉的善意,恐怕還需要更多人的努力。
它需要國家、政府、社會多方面的參與,而不僅僅是書本上喊幾句,我們是社會優(yōu)良品德傳承者和接班人,不應該僅限于口號和表面文章。但是不管怎樣,都決不能讓善良的人寒心,更不能讓他們被冤枉,被制裁。
如果你遇到老人摔倒需要幫助的事情,會選擇出手相助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