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文化遺產(chǎn)要申遺,工信部已經(jīng)表示贊同,這個消息還是很讓人震驚的,因為就在前不久,科技部官網(wǎng)還發(fā)布了一篇加拿大研究,表明部分癌癥和飲酒有關(guān),如果保護傳統(tǒng)釀酒技術(shù),推動白酒文化申遺,是不是變相鼓勵人們飲酒呢?這不是和健康背道而馳嗎?
話說回來,為什么人們非要喝酒呢?而且是在明知道它有害的前提下,還是忍不住“好這一口”,到底是人性使然,還是酒精有魔力,今天就來帶大家看一看,為什么人們對酒精如此癡迷?
酒精有何魔力,讓人如此癡迷?
喝酒在男女老少眼中是一件特別普通的事,不管有錢沒錢,都能找到自己愛喝的那一款。不知道大家在喝酒的過程中有沒有想過一件事,為什么人們會喝酒?最開始到底是誰釀造的?
說起釀酒就要說到杜康,接下來給大家說個小故事。傳說杜康是管“皇糧”的,但是那會條件有限,糧食很容易發(fā)霉,一時之間沒有什么保存的好辦法。在一次游歷中,杜康無意間發(fā)現(xiàn)一個大樹洞,機緣巧合下他把部分糧食藏于其中。
等到下次再來時,他發(fā)現(xiàn)洞口躺了很多小動物,心里大驚,以為糧食出現(xiàn)意外。走近后才發(fā)現(xiàn),原來小動物并沒有死,而是睡著了,這時他突然聞到一種從沒聞過的香氣從洞口散發(fā)出來,是從糧食上傳來的。杜康用手指小心蘸取液體放入口中,立刻有奇妙的感覺傳來,整個人仿佛飄在云端,之后通過多次研究酒就此誕生,杜康也成了“釀酒始祖”。
酒精是一種毒物,為啥人們少量飲用身體可以耐受呢?難道人類天生就有喝酒的本事,其他的動物怎么不喝酒呢?
學術(shù)界認為,這是在遠古時期祖先進化出來的本領(lǐng),是為了能更好地生存。仔細想想就能理解,那個時候衣不果腹,經(jīng)常饑一頓飽一頓,大多數(shù)情況下都要靠天吃飯,碰到樹上有果子就多吃點,只要能吃就沒啥好講究的,有的果子已經(jīng)熟透,甚至有些腐爛開始發(fā)酵,祖先就通過食用這樣的果實慢慢獲得了飲酒的本領(lǐng)。
人類基因已經(jīng)被酒精“征服”,同時酒精自己也具有特殊的“魔法”
人們對酒經(jīng)常會產(chǎn)生這樣的錯覺“喝完后身體變暖了”、“喝完后靈感迸發(fā)”、“喝點小酒養(yǎng)生”,事實是怎樣的呢?我們來看看酒精進入人體后做了哪些“好事”?
①發(fā)熱幻覺
你一定聽過這么一句話“天冷,喝點酒暖暖身體”,緊接著一口冷酒下肚,從喉嚨到四肢很快就變熱起來,所以很多人都相信了酒精有這樣的“魔法”。事實上,這真的是你的錯覺。酒精分布在身體各處,在血管中到處游走,讓血管擴張帶走熱量,產(chǎn)生熱是暫時的,很快就會降下來,隨后你就會打寒戰(zhàn)。所以,用它暖身驅(qū)寒是不科學的。
②戲弄大腦
有人說喝酒讓他充滿靈感,創(chuàng)作時必須飲酒一杯。就像古時候的詩人,每次醉酒后都會詩興大發(fā),這真的是酒精的功勞嗎?如果沒有一定的學識積累,恐怕喝再多酒也沒用。對于我們普通人而言,你沒有詩人出口成章的功力,倒是有可能說出讓自己后悔的話,作出沖動決定,因為這個時候你的大腦神經(jīng)已經(jīng)被麻痹,失去了冷靜思考的能力。
③減少活動
飲酒后你還想跑步運動?算了吧!能平穩(wěn)走到家都算不錯的。大多數(shù)醉酒的人只能癱在地上像一攤爛泥,如果沒人照顧,可能在大馬路上睡一覺都不知道。因為酒精會損傷肌肉,讓你軟弱無力,還會抑制雄激素分泌,如果你是健身人士,更不應該飲酒。
如果說以上三點都不能讓你意識到酒精的危害,那么我們再來看看酒精和癌癥的關(guān)系。
首先是食道癌,它和酒精關(guān)系最為密切,因為喝酒少不了要從口腔和食道中過一遍,而口腔和食道黏膜是非常脆弱的,經(jīng)不住長期的刺激和損傷。
其次是肝癌,相信大家對酒精性肝硬化的大名都不陌生,到了這一步離癌癥的距離已經(jīng)很近了,如果不好好治療保養(yǎng),可能在五年至十年內(nèi)就會癌變。
最后是乳腺癌,女性的耐受能力很弱,同樣是一杯白酒,女性更易受損,而且乳腺這個部位很容易被激素和刺激性物質(zhì)影響,若是每天飲酒,便會增加患癌概率。
說一千,道一萬,苦口婆心說了那么多就是希望大家清醒一點,不要被酒精迷惑,盡快從飲酒的“樂趣”中走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