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外綜藝《單身即地獄》的播出,綜藝中的女四宋智雅被封為“綜藝女嘉賓撩漢天花板”闖入了大眾視野,在國內(nèi)各個平臺火了起來。許多人對這個突然爆火的國外網(wǎng)紅感到一頭霧水,雖然不乏真心認為宋智雅長相美麗,性格有魅力的觀眾,但更多的網(wǎng)友因為宋智雅的過度營銷而感到逆反。
首先是外形問題。有博主總結了2022年爆火的神顏妝容模板,但部分網(wǎng)友認為宋智雅在其中顯得格格不入,真心疑惑:國內(nèi)比這好看的女孩千千萬,她是怎么被“捧上神壇”的?還有部分國外愛豆團體粉絲認為宋智雅是在抄襲blackpink中jennie的妝容和風格,畢竟“甜辣”和“奶兇”風格也不是從宋智雅開始的,宋智雅的外號“人間香奈兒”也是曾經(jīng)jennie粉絲對jennie的稱呼。
2022爆火的妝容模板
有網(wǎng)友直言:宋智雅素顏根本稱不上美女,“雙目無神,鼻孔和嘴唇外翻,整容痕跡明顯”。還有網(wǎng)友說她長得像黃綺珊。而關于整容問題,在這個坦然追求美的時代,整容幾乎已經(jīng)成為了一種潮流和常態(tài)。宋智雅也毫不避諱這個問題,大方告訴網(wǎng)友自己做過鼻整形手術。但是,有網(wǎng)友對宋智雅的說法產(chǎn)生了質疑,認為她不止整了鼻子:“嘴巴應該也打過玻尿酸,因為說話時兩邊肌肉不會動,顯得動態(tài)很僵”;還有人覺得她“臉部充氣感很足,整個人顯得很假”。
宋智雅舊照
針對外形,有網(wǎng)友直接一語中的:“你可以夸她會化妝、會打扮、會整容,勉勉強強氛圍感美女,連戀綜都是有劇本的。這普普通通素顏吹成天仙,還拉踩國內(nèi)博主,真不能忍,天天買熱搜,洗腦模式,還不讓人說她不好看。”
宋智雅素顏
其次是虛假和過度營銷。審美這種東西見仁見智,但更多的是對宋智雅的虛假營銷感到逆反的網(wǎng)友。首先是認為她的美貌吹過頭了,例如說她比例好,身材好,但是一看綜藝截圖,她在眾人之中顯得毫不起眼,同框鏡頭也沒有競爭力。有網(wǎng)友指出,當鏡頭只拍她一個人的時候,還可以吹精致好看,但和別人一比毫無優(yōu)勢。其實營銷這種事,最怕夸大其詞,德不配位。
黃色帽子的
然后是家庭問題。網(wǎng)傳宋智雅是國外財閥二代,家里有千萬產(chǎn)業(yè)繼承,卻偏要自力更生;不少通稿營銷也將她往財閥二代上靠,但有網(wǎng)友扒出宋智雅的名牌豪宅都是她在國外做網(wǎng)紅成名后才有的,早期視頻中也有不少暗廣,甚至有人指出她用的名牌是假貨,曾為小化妝品牌站街等(不知真假)。
關于過度營銷,除了外形和家庭方面夸大其詞以外,對她的人設和言論也有硬夸之嫌。“完成三件事教你成為火辣女人”這段言論被許多營銷號轉發(fā),稱其人間清醒,看得許多網(wǎng)友一臉問號。
人間清醒?
還有網(wǎng)友活用甄嬛傳專門對這段夸贊發(fā)表了吐槽:
有網(wǎng)友因為被買粉和強推而討厭她。明明沒關注,卻被關注;明明點了好幾次不感興趣,卻還是會被推送她的相關視頻。買粉這一行徑,或許也從另一方面體現(xiàn)了她的虛紅。
還有人討厭的是宋智雅身披的女強人外衣之下言語之中透露出的雌競感:以男性視角來思考問題,變得瀟灑也是為了讓男人覺得特別?!盀槭裁匆阅腥说南敕闃藴誓??”這一點讓許多網(wǎng)友感到迷惑。
在回應粉絲“性格很內(nèi)向,大三了還是母胎單身”的煩惱時,她回答:
或許會有人認為,這說得沒錯啊,女人33歲還沒結婚那還不奇怪嗎?愛情與婚姻是完全不同的事物,不管結不結婚都要看個人的選擇與需求,其他人何必對別人的人生橫加指點與干涉呢?宋智雅考慮和解答問題的許多角度都是在男性凝視視角下完成的,她將女性價值和男人的喜好牢牢綁在一起,但事實是,女性價值并不需要通過男人們的喜愛程度來證明。
還有人認為宋智雅的姿態(tài)和發(fā)言很“普信”,性轉一下就是妥妥的人間油物。她的某些話確實和“頭像是我不滿意”“真想把你狠狠辦了”有異曲同工之妙呢。
再者是德不配位的問題,據(jù)傳,宋智雅小紅書報價(稅后)高達60萬。許多網(wǎng)友對此表達了不滿與抵制,有網(wǎng)友表示:“哪個商家找她推廣產(chǎn)品,我直接把商家一起拉黑”,“都當中國人人傻錢多呢?!”這些類似的言論得到了不少網(wǎng)友的贊同。
但后來有人澄清,說60萬應該是二道販子的報價,她本人報價可能沒有這么多。
不過最讓人難以忍受的還是宋智雅暗搓搓偷我國文化的行為。
對此,有網(wǎng)友一語道破:“國外以前窮得宮殿外面都是泥土路是怎么可能有錢做這么精美的首飾衣服的?
關于服飾問題,也有粉絲表示專業(yè)博主已經(jīng)澄清,但看起來,這澄清毫無說服力啊。
國外人在偷東西方面,確實是有點小聰明的。先是自己改掉一點,來偷換概念證明和中國的不一樣,接著就說自己是原創(chuàng)。餃子取了個名字,換了個材質的皮,就變成國外的了。關于宋智雅的餃子營銷,有在國外的網(wǎng)友分析:國外的偷餃子行為蓄謀已久,甚至于考慮十分周全。
針對宋智雅爆火的事件,有網(wǎng)友對中國人的“崇洋媚外”行徑進行了反思。
宋智雅爆火的背后,除了資本營銷的功勞,還有就是文化自信的問題。由于不自信,才會無意識地追捧和迎合他人的審美。就好像許多商家會在美食前加上“韓式”、“日式”的前綴,部分是美食做法確實來源于國外和國外,但部分卻是為了迎合。而這樣的行徑,也潛移默化地幫助了國外和國外盜用我國文化。堅定文化自信,刻不容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