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不卡日本ⅴ一区v二区_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字幕_天堂v在线视频_亚洲五月天婷婷中文网站

  • <menu id="lky3g"></menu>
  • <style id="lky3g"></style>
    <pre id="lky3g"><tt id="lky3g"></tt></pre>

    小姐和陪嫁丫環(huán)同嫁一位丈夫,卻相處和諧,還打造了民國家族神話

    關于陪嫁丫環(huán)的心路歷程,曹雪芹在《紅樓夢》里面寫了許多,平兒就是大觀園里地位最高、知名度也最大的一個陪嫁丫環(huán)。平兒跟隨鳳姐嫁給賈璉,在“賈璉之淫、鳳姐之威”的夾縫中求生存,生活頗為艱辛,不過,也正是在對這種復雜關系的良好處理中,彰顯了平兒過人的情商,讓她受到了一眾奴仆的愛戴,也贏得了讀者們的喜愛。

    藝術總是來源于生活的,曹雪芹寫的是清代時期的故事,在清代末年,便還是流行著千金小姐帶著陪嫁丫鬟嫁入夫家的傳統(tǒng),梁啟超的夫人李蕙仙,在出嫁的時候,便隨身帶了兩個陪嫁丫環(huán),這其中一個便是后來為梁家培養(yǎng)了9個優(yōu)秀兒女的王桂荃。

    千金小姐嫁給貧寒書生,成為全心全意支持丈夫事業(yè)的閨中良友

    每個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個默默支持他的女人,這從來就是一個被生活檢驗了無數(shù)遍的至理名言。在中國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史學家和文學家梁啟超的背后,便站著兩位同樣偉大的女性。

    梁啟超的第一任夫人,名字叫李蕙仙,1869年出生在北京南邊的固安縣。她出生于富貴的名門世家,父親李朝儀治家甚嚴,是著名的維新派大臣。

    李蕙仙的堂哥李端棻自幼失去雙親,由叔父李朝儀撫養(yǎng)長大,李朝儀在子侄中最寵愛李端棻,對其言傳身教,李端棻深受叔父影響,官至禮部尚書。他是清朝著名政治家、改革家,北京大學首倡者,也是維新運動的領袖人物。

    1889年,李端棻以內閣學士的身份擔任廣東鄉(xiāng)試的主考,在看到梁啟超的試卷時,深深被他博學多才的文筆所折服,將梁啟超列為榜上第八名。

    小姐和陪嫁丫環(huán)同嫁一位丈夫,卻相處和諧,還打造了民國家族神話

    中了舉人的梁啟超,才只有16歲,他前來拜見賞識自己的主考官李端棻,兩個人一番交談,李端棻對梁啟超更是欣賞不已,于是便促成了自己的堂妹李蕙仙和梁啟超的姻緣。

    梁啟超地由廣東赴北京成婚時,他的老師康有為還為他寫了一首送別詩:“道入天人際,江門風月存。小心結豪俊,內熱救黎元。憂國吾其已,乘云世易尊。賈生正年少,訣蕩上天門?!?/p>

    1891年,23歲的李蕙仙和19歲的梁啟超喜結連理,兩個人的婚禮在北京舉行,由李端棻一手操辦。李蕙仙雖然是女兒之身,但思想上卻頗為先進,她不是一個大字不識的舊式女子,而是積極學習新思想,全力支持梁啟超的事業(yè),這也是梁啟超對這個妻子頗為敬重的原因。

    出身在北京的李蕙仙是從小作為掌上明珠養(yǎng)大的,不僅家里非常富裕,還讀了許多詩書,而梁啟超卻是出身于廣東新會縣茶坑村的貧寒之家,父親、祖父都是教書先生,家里一邊讀書,一邊耕作,全家人依靠耕種幾個畝薄田為生,與李端棻的尚書之家自然是無法相提并論。

    但是知書達理的李蕙仙,對此卻毫不介意,她婚后便隨著梁啟超去到了廣東老家,對南方潮熱的天氣和方言,都努力地去適應,吃苦耐勞又善良熱情的李蕙仙,很快就得到了梁啟超家人的喜歡,梁啟超的繼母還將她當做親生女兒一樣對待。

    1896年,梁啟超到上海創(chuàng)辦宣傳維新變法的《時務報》,還創(chuàng)辦了上海女子學堂,李蕙仙拜便擔任了學校的校長,成為中國第一位女校長。

    小姐和陪嫁丫環(huán)同嫁一位丈夫,卻相處和諧,還打造了民國家族神話

    最為難得的是,李蕙仙不僅能夠與梁啟超同榮華,也能和他共患難,1898年戊戌變法失敗后,梁啟超逃亡日本,李蕙仙的堂哥李端棻也被革去職務,充軍到了新疆。

    在這段艱難的歲月里,梁啟超的家人都只有托付給妻子李蕙仙,李蕙仙也沒有令丈夫失望,她勇敢地擔任其照顧家庭的責任,免去了梁啟超的后顧之憂,

    1898年9月梁啟超給家里寫的信中說道:“南海師來,得詳聞家中近狀,并聞卿慷慨從容,辭色不變,絕無怨言,且有壯語。聞之喜慰敬服,斯真不愧為任公閨中良友矣?!?/p>

    袁世凱復辟帝制時,梁啟超去西南與蔡鍔等組織護國軍討袁,離別時,李蕙仙對梁啟超說:“上自高堂,下逮兒女,我一身任之,君但為國死,無反顧也?!绷簡⒊牶蟾泳裾駣^、斗志昂揚。

    在艱難的歲月里,在梁啟超感到迷茫的時候,李蕙仙總是給他帶來安慰和支持,兩個人攜手走過了人生的許多風風雨雨。李蕙仙理解梁啟超的事業(yè)和追求,并身體力行的支持他,是他人生難得的愛人和知己。

    1924年,55歲的李蕙仙因為乳腺癌醫(yī)治無效病逝,梁啟超傷心不已,他為妻子寫下了一篇感人至深的《祭梁夫人文》,概括了李蕙仙默默付出的一生:“我德有闕,君實匡之;我生多難,君扶將之;我有疑事,君榷君商;我有賞心,君寫君藏;我有幽憂,君噢使康;我勞于外,君煦使忘;我唱君和,我揄君揚;今我失君,只影彷徨。”

    陪嫁丫環(huán)17歲和男主人相愛,撫養(yǎng)9個子女,個個成為人中龍鳳

    在李蕙仙離開的時間里,給梁啟超帶來安慰的,是他的第二人夫人王桂荃。王桂荃是李蕙仙帶到梁家的陪嫁丫環(huán),她當時帶來的陪嫁丫環(huán)原本有兩個,一個叫阿好,一個叫王來喜。

    叫阿好的丫環(huán)好吃懶做,脾氣還非常大,不久后便被梁家逐出了家門,而叫王來喜的這個丫環(huán)卻很是勤快,非常受梁啟超和李蕙仙的喜歡,家中的大小事務甚至財務都是由她掌管。

    王來喜就是王桂荃,她出生于1886年,她三四歲的時候便被父母賣給了富人家做丫環(huán),后來轉賣到李家,跟隨小姐嫁到了梁家。梁啟超嫌王來喜的名字太土,于是親自給她改名字為王桂荃。

    王桂荃勤勞的性格改變了她的命運,17歲的時候,王桂荃和比她大13歲的男主人梁啟超產生了愛情,雖然李蕙仙剛開始不同意,但木已成舟,王桂荃先后為梁啟超生下了梁思永、梁思忠、梁思懿、梁思達、梁思寧、梁思禮六個子女,讓梁家的香火更加興旺。

    小姐和陪嫁丫環(huán)同嫁一位丈夫,卻相處和諧,還打造了民國家族神話

    加上李蕙仙生下的梁思成、梁思莊、梁思順三個子女,梁啟超和兩位夫人一共養(yǎng)育了九個孩子,個個是人中龍鳳,他的五男四女,有“一門三院士,九子皆才俊”之美稱。

    長女思順,詩詞研究專家;長子思成,著名建筑學家、中央研究院院士;次子思永,著名考古學家、中央研究院院士;三子思忠,西點軍校畢業(yè),參與淞滬抗戰(zhàn);次女思莊,北京大學圖書館副館長、著名圖書館學家;四子思達,經濟學家,合著《中國近代經濟史》;三女思懿,著名社會活動家;四女思寧,早年就讀南開大學,后奔赴新四軍參加革命;五子思禮,火箭控制系統(tǒng)專家、中科院院士。

    由于梁啟超是一夫一妻制的提倡者,他和李夫人的感情也非常深,因此梁家對外一直是宣城只有李夫人一位妻子,哪怕王桂荃生了六個子女,在外人面前梁啟超也從來不提起她,還讓孩子們喊她王姑娘或王姨。

    即便是無名無分,王桂荃依然一心一意地為了梁家付出,在日本流亡期間,她努力地學會日語,替家里人與外人打交道。李蕙仙是小姐出身,身體不太好,家里大多靠王桂荃在打理。孩子們都愛戴王桂荃,不顧父親的命令,稱呼李蕙仙為“媽”,稱呼王桂荃為“娘”。

    梁家孩子們的成才,離不開王桂荃的悉心培養(yǎng),1924年李蕙仙去世,5年后,年僅55歲的梁啟超也因為腎病去世。去世前,梁啟超唯一放心不下就是孩子們,他拉著王桂荃的手說道:“對不起,讓你受苦了,孩子們就拜托你了。”王桂荃說道:“先生放心,孩子們有我呢!”

    梁啟超沒有留下什么財產,為了維持全家人的生計,王桂荃將氣派的舊樓賣給了天津富商,自己開始去外面打零工補貼家用??箲?zhàn)爆發(fā)后,為了養(yǎng)活孩子們,又將梁家的新樓出租給橫昌綢布店做賬房和庫房,僅留下梁啟超的書房保存書籍。

    王桂荃沒有食言,她確實做到了自己承諾的事情,將孩子們個個培養(yǎng)成材,對李蕙仙的三個孩子比自己的孩子更是視如己出,在孩子們眼里,王桂荃是一個不尋常的女人。

    李蕙仙的長子梁思成曾說,自己對王桂荃比對母親的感情更深厚,自己因為考試成績沒有考好,被母親毒打,王桂荃把梁思成摟到懷里,用身子擋著,李蕙仙的雞毛撣子便抽在了王桂荃的身上。

    事后,王桂荃還安慰梁思成:“成龍上天,成蛇鉆草,你看哪樣好?不怕笨,就怕懶。人家學一遍,我學十遍。馬馬虎虎不刻苦讀書,將來一事無成??茨愕苡袑W問,還不停地讀書。”

    孩子們都成材之后,王桂荃便獨自守候在家中,她常常驕傲地對別人說:“我這幾個兒子真有趣,思成蓋房子,思忠炸房子,房子垮了埋在地里,思永又去挖房子。一蓋一炸一挖,建筑學家,火箭專家,考古學家,都齊了?!?/p>

    1968年,在”文化大革命”中,已經84歲的王桂荃被當成?;庶h的老婆批斗,在一間陰暗的牛棚中與世長辭。1995年,為了紀念王桂荃,梁家后人在梁啟超墓前種下一棵白皮松,并為它命名“母親樹”。

    王桂荃紀念臥碑及母親樹碑文由林徽因的女兒梁再冰撰寫:“在家庭中,她畢生不辭辛勞,體恤他人,犧牲自我,默默奉獻;摯愛子女且教之有方,無論梁氏生前身后,均為撫育子女成長付出心血,其貢獻于梁氏善教好學之家良多。緬懷音容,愿夫人精神風貌長留此園,與樹同在,待到枝繁葉茂之日,后人見樹,如見其人。”

    鄭重聲明:本文內容及圖片均整理自互聯(lián)網,不代表本站立場,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管理員(admin#wlmqw.com)刪除。
    (0)
    用戶投稿
    上一篇 2023年3月8日 04:00
    下一篇 2023年3月8日 04:02

    相關推薦

    聯(lián)系我們

    聯(lián)系郵箱:admin#wlmqw.com
    工作時間:周一至周五,10:30-18:30,節(jié)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