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國內的疫情防控政策放開之后,大家對新冠病毒的關注就減少了,很多人可能都以為新冠病毒是不是要消失了。但實際上,新冠病毒還在傳播和不斷變異中。據最新消息稱,我國首次發(fā)現奧密克戎新亞型,那么奧密克戎新亞型是什么呢?下面來具體了解下吧。
3月17日,中國疾控中心網站發(fā)布最新《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周報(China CDC weekly)》,2月14日,在重慶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yī)院采集并送檢的樣本中檢測到奧密克戎毒株的共同感染。
2022年12月23日,這位患者報告食欲不佳,12月29日,出現疲勞、咳嗽,新冠感染檢測呈陽性。2023年1月4日,患者出現寒戰(zhàn)和發(fā)燒(體溫38.9℃),并伴有咳嗽癥狀,住進云陽縣中醫(yī)醫(yī)院但未明顯好轉,1月5日出院。1月6日,該患者住進重慶醫(y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yī)院傳染病科。從1月6日到2月12日,8次核酸檢測呈陽性。
研究人員于2023年1月28日和2月7日從患者身上采集上呼吸道樣本,分別命名為YB20230158和YB20230202,這兩個樣本形成了一個獨立的分支,不同于奧密克戎亞變體BA.5.2.48和BF.7.14。突變位點分析顯示,兩個樣本都含有奧密克戎亞變體BA.5.2.48和BF.7.14的特異性定義位點,患者同時感染了奧密克戎亞變體BA.5.2.48和BF.7.14。
文章稱,目前在重慶流行的主要嚴重急性呼吸系綜合征病毒2型毒株為BA.5.2.48(>90%),其次為BF.7.14(約3.8%)。到目前為止,中國還沒有關于BA.5.2.48和BF.7.14共同感染的報告,特別是在重慶,BF.7.14比例相對較低。
研究人員提醒,監(jiān)測嚴重急性呼吸系統(tǒng)綜合征冠狀病毒2型變異株應作為識別合并感染和重組病例的重要策略加以推廣。隨著各種變種在一個地區(qū)共同傳播的風險不斷增加,對嚴重急性呼吸系統(tǒng)綜合征冠狀病毒2型變種的監(jiān)測,特別是對免疫缺陷的關鍵人群的監(jiān)測,變得越來越重要。
以上就是我國首次發(fā)現奧密克戎新亞型是什么介紹了。希望上述內容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