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鄭州城市職業(yè)學院一名校領導在發(fā)言時下起了大雨。一般這種情況下,校領導都會迅速結束講話讓學生回室內,但是這個校領導并沒有這樣做,而是自己繼續(xù)站在講臺上演講。
雖然給臺下的學生發(fā)了雨衣,但是有些同學依然心里不服氣。因為校領導在發(fā)言時說了一句“與學生一同站在風雨里”致使一些學生在臺下一邊喝著雨水一邊朝著這個校領導吶喊:“下來。”
同學們?yōu)槭裁磿羞@樣的反應呢?因為校領導的講臺上方有棚,可以阻擋風雨的洗禮。這讓臺下的一些同學,尤其是男生不愿意了。這位校領導似乎也聽到了這些同學的呼聲,回應道:“該走的流程要走完。”
都說現(xiàn)在的孩子嬌氣,其實不然。他們不是因為自己被風吹雨打而生氣,而是不明白作為教師為什么不一起與同學們一起經(jīng)受風雨的考驗。這樣的雙標現(xiàn)場,讓他們覺得校領導口中的“與你們一同站在風雨里”有些虛偽了。
小編認為,作為教師要以身作則,自己做不到的,最好不要去要求學生。不然很難讓學生服氣。如果學生對教師不服氣,那么就會不服從教師的安排,就會故意跟教師置氣,這不利于教師的日常管理。
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闭f到就要做到。既然已經(jīng)說了“與同學們一起站在風雨里”那就走下講臺,穿上雨衣,進入到風雨里,再演講。作為學校管理者要么不說,說了就要做到,不然像這位校領導這樣說的和做的不一致,那學生不服氣就在情理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