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匠心”確保生產(chǎn)安全高效的“初心”
日前,第十六屆全國高技能人才評選表彰名單公布,中國石化勝利石油工程公司石油鉆井工特級技師王建軍被評為全國技術能手。
從事鉆井行業(yè)22年來,王建軍先后實施技術攻關項目100余項,2項獲國家發(fā)明專利、48項獲實用新型專利,68項成果在現(xiàn)場推廣應用,他用“匠心”守護著確保鉆井生產(chǎn)安全高效的“初心”。
日前,王建軍在工作中。勝利石油工程公司供圖
曾在武警北京總隊當了三年義務兵的王建軍,在剛剛被分配到鉆井隊時,很不適應,“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我咋干了這行?”
然而,一次入廠教育讓王建軍徹底轉變了觀念。他了解到,勝利油田開發(fā)初期就是由人民解放軍轉成的石油師投身石油建設,才最終建成了“油城”東營。那一刻,王建軍深感自豪,“我也是個兵,既然干了鉆井,那就干出個樣子來”。
為了更快適應崗位,他把每一次施工、每一次操作都當作一次學習提高的機會,鉚足了勁邊干邊學邊練。
要把鉆井這一行搞通弄懂,扎實的理論不可或缺,但這對只有高中學歷的王建軍來說無疑是一個挑戰(zhàn)。
可是,“老兵”不怕挑戰(zhàn)!床頭放著的《鉆井工程技術手冊》《鉆井復雜情況判斷與處理》等十幾本教材,被他翻得毛了邊、卷了頁,不知看了多少遍。為了熟練掌握電動鉆機運轉,他還自費購買了十多本電工知識的書籍,一點一點地“啃”。功夫不負有心人,2006年,憑著過硬的理論和嫻熟的操作,王建軍在全國中央企業(yè)職工技能大賽上摘得銀牌,破格晉升為技師。
2019年,王建軍被授予了“全國模范退役軍人”稱號,成為勝利石油工程鐵軍隊伍中名副其實的“兵王”。那一刻,王建軍很感慨:“我總算是不辱使命,接過了‘石油師’手中的槍”。
不追求高大上,但必須接地氣,是王建軍對技術革新、裝備改造的追求。一次,一支鉆井隊的液氣大鉗的移送氣開關在搬遷吊裝時被撞斷,影響了新井的正常開鉆。經(jīng)過深入了解,王建軍發(fā)現(xiàn)這一狀況時有發(fā)生。于是,他利用所學的機械制圖知識進行方案設計。一次次推倒重來,一次次演算設計,王建軍二十多天沒有回過家,最終研制成功了液氣大鉗移送氣開關防護裝置,有效解決了問題。
從事鉆井工作以來,王建軍還始終認為,一個人的力量終究是有限的,只有讓更多年輕工人掌握新技術新技能,創(chuàng)造更多的效益,才能實現(xiàn)自己更大的價值。
這些年來,他所簽約的116名徒弟中,有6人在中石化業(yè)務競賽獲獎,6人被評為山東省技術能手。(張琳 王玉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