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號凌晨,張志磊和喬伊斯二番戰(zhàn),成功衛(wèi)冕了WBO過渡拳王金腰帶。
張志磊是亞洲歷史上第一位重量級世界拳王,為亞洲、為我們?nèi)碎_創(chuàng)了全新的歷史。
但不知道為什么,國內(nèi)的媒體報道的熱情卻不高,也許張志磊是一個另類吧,他的成功不能被大肆宣揚。
張志磊這個衛(wèi)冕含金量十足,12回合的賽制,第三個回合就KO了喬伊斯。
拳擊比賽,勝利要么靠點數(shù)要么就KO。
而懂的都懂,在國外打拳賽,外籍選手想靠點數(shù)勝利有多難。
所以張志磊要想贏,就只有一個方式那就是KO。張志磊也不不負眾望,兩次KO了喬伊斯。
喬伊斯可不是什么拳擊菜鳥,世界重量級拳擊排名,他高居第七名。
而擊敗喬伊斯之后,張志磊的排名也上升到世界第四。
在他之前還沒有亞洲人排名這么高過。所以說張志磊開創(chuàng)了我們乃至亞洲,在世界拳壇的新歷史。
和喬伊斯二番戰(zhàn)結(jié)束,張志磊通過媒體喊話要挑戰(zhàn)世界排名第一的泰森-富里。如果再勝,那可真是前無古人了。
張志磊今年已經(jīng)40歲了,從2014年開始打職業(yè)聯(lián)賽。所有的費用都是靠自己,在國外備戰(zhàn)期間,從訓練到吃喝拉撒住都得他自己花錢。
據(jù)說,第一次跟喬伊斯對戰(zhàn)的時候,他花了22萬美金。而這回第二次對戰(zhàn),他又花了超過40萬美金。
基本上就是剛拿到上次的出場費,還沒有捂熱,大部分錢就又投入了下一次的備戰(zhàn)。用張志磊的話說,因為是花自己的錢,所以訓練過程中每多流一滴汗都感覺是賺了。
張志磊的經(jīng)歷,讓我想起了張鐵泉,那個獨自一人征戰(zhàn)UFC八角籠的我們男人。對手中場休息,有教練有團隊,他一個人孤獨的蹲在八角籠邊,連口水都沒有。
此刻心里五味雜陳,為張志磊驕傲后,心里挺落寞。
繼我們男籃之后,9月23號晚上我們體育也遭遇三連敗,失去了直通巴黎奧運會的資格。
天天吃海參的我們男足就不再提了。
我們的三大球,集體淪陷。
一個打乒乓球的,花著地方的錢,把自己訓練成了冠軍,一邊享受鮮花和掌聲,一邊拿各種地方獎金和上綜藝撈錢。最后被發(fā)現(xiàn)原來是個道德敗新的人。
再看看張志磊這個粗暴不堪臭打拳的,花著自己的錢和朋友們的資助,每流一滴汗都要計算價值多少錢。
硬是靠自己拔高了我們在拳擊賽場的地位,讓五星紅旗能夠通過電視出鏡走向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