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沒人白送·其次冷門車不建議選擇
問:
最冷的冷門車能冷到什么程度?
有人說有些冷門車連白送都沒有要,這個說法看似有些夸張,實際上也確實存在哦;曾經(jīng)的維修廠就有幾臺非常冷門的法系車,車輛雖說車況一般但還屬于正常的二手車標準,是可以去銷售的;然而車主最終的選擇是“放到報廢拉到”,原因首先是車輛的評估價值太低,有些原價十來萬的車,三五年的車齡的保值率連百分之二三十都沒有,出過些小事故車的就更低了。
(下圖的車標準為1.6T、6AT,前麥弗遜、后扭力梁,前置前驅(qū),能想象到嗎?)
冷門車的保值率總是極低的,除非有些具備收藏價值的小眾車型;其實這里有一個誤區(qū),小眾車型并不是冷門車,在其小圈子里還是很有價值的,只是普通汽車愛好者不喜歡罷了,比如一些冷門車、房車或越野車。一般所謂的冷門車是“大小圈”里都不喜歡的,無人問津的車當然賣不上價。
最終這些車就只能以足夠低的價格賣掉,然而車主認為不值,送人的話誰也不好承這個情啊;所以真的會有些“白送都沒有人要”的冷門車,尤其是已經(jīng)停產(chǎn)的老舊車型,只不過為什么這些車會冷門呢?這才是值得分析的問題。
五個要素:
某些汽車之所以會冷門,離不開這五個因素,且與品牌無關!有些觀點認為品牌知名度差才會冷門,這個觀點是錯誤的,論品牌影響力可以說國產(chǎn)汽車曾經(jīng)是差的,近二十年成長起來的品牌初期都很冷門,但是保值率也只是初期偏低而不是偏離平均線;隨著汽車保有量的不斷提升和技術的逆襲,現(xiàn)在有不少國產(chǎn)汽車的保值率比一線合資汽車更高。
如果一定要談品牌的話,合資汽車是占優(yōu)勢的,因為在汽車普及的初期是西方文化入侵最嚴重的階段,此時大部分消費者都對洋品牌趨之若鶩;那么有了這個光環(huán)還不能保證保值率的話,原因只有可能是車輛自身的問題了。難看是第一大要素,一臺車的命運不單純由技術決定,設計才是根本;因為人的最高成績需求的尊嚴需求之下涵蓋審美需求,感興趣的讀者可以去了解一下馬斯洛需求。
如果一臺車設計成這個樣子,它能熱銷嗎?顯然是不可能的。曾經(jīng)的全球十大丑車和亞洲十大丑車里的車,現(xiàn)在貌似都停產(chǎn)了,設計水平不行基本決定了品牌的命運;在這點上法系車最有發(fā)言權,因為初期的標雪車設計風格都顯得很古怪,印象最深刻的是那臺長的很像“大椰子”的MPV,毫無美感可言。
難開是第二個因素,已經(jīng)退出中國市場的菲亞特汽車其實不難看,比如菲翔轎車就很有些運動感,實車看起來也很協(xié)調(diào);但是該品牌的轎車全數(shù)使用干式雙離合變速器,其換擋頓挫與異響的問題非常突出,且很容易出現(xiàn)高頻率半聯(lián)動導致的高溫失靈,車輛是會直接拋錨的。
標雪早期的車輛使用過AMT電控機械自動變速器,換擋頓挫問題要比干式雙離合變速器還要嚴重,駕駛感受那叫一個差!日系汽車里比較冷門的有三菱和馬自達,三菱使用的日產(chǎn)加特克無級變速器有嚴重的低溫保護、異響和故障率高的問題,馬自達善于“整車異響”。
所以這些車都成為了冷門車,保值率也是相當?shù)牡停_起來體驗差,用起來還要頻繁修車,大部分都要更懂些車的二手車消費者是不太能接受這些車的;即便是一線品牌的某些二手車質(zhì)量同樣差,但是這些車最起碼保有量較大,配件便宜也好找,這些德系、日系、美系車在二手車市場里也會比較熱門。
談到保養(yǎng)就不能不談冷門車最突出的問題,那就是“配件難尋還很貴”!很多冷門車的停產(chǎn)并沒有什么大不了,只要品牌還在,車企沒有退場就行;但是諸如菲亞特、鈴木、雷諾等品牌,這些品牌是車企直接退場了,雖說按照規(guī)定還要提供十年的零部件供應,然而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多少。
最終這些車就只能去淘換“拆車件”,說白了就是事故車上拆下來的配件,這種配件是沒有標準價格的,而且給人的感覺也不好。所以這些車才會冷門,在品牌先天就有影響力的前提下,冷門車99%都是品質(zhì)很差的車。
編輯:天和Auto-汽車科學島
天和MCN發(fā)布,保留版權保護權利
喜歡我們的內(nèi)容請點贊關注哦
冷門汽車白送都沒人要嗎?
- 這是開玩笑了,只怕你不送
冷門汽車少人買確實是真的
- 原因一
冷門汽車維修困難,比如配件方面,由于市面車型較小,所以不可能有太多門店維修售后點,所以在配件采購也是很困難的事情
- 原因二
維修費用高,正因為配件采購困難,很多時候苦果只有自己默默承受,因為除了它沒有別的選擇了
- 原因三
不保值。99%的冷門車型都是不保值了。有些汽車根本談不上保值,如果你想賣,有人介紹就算不錯了。
冷門汽車沒人買,是因為質(zhì)量不好嗎?
- 不是的。冷門汽車并不能代表質(zhì)量不好。
比如斯巴魯款汽車就是相對冷門,他所使用的技術是水平對置發(fā)動機。除了保時捷使用了較難技術就只有它了,斯巴魯汽車確實質(zhì)量方面,包括穩(wěn)定性方面做得也是相對比較好。
- 別看現(xiàn)在市面上汽車的車型很多。但基本上有30%的車型都屬于是冷門車型,而且很多人在購買回來之后才發(fā)現(xiàn)的。你是否有中獎。
那是因為沒有送給我呀,送給我呀,我要!
哈哈
玩笑,知道你想要表達的意思。
無非就是兩個原因:1、價格。2、養(yǎng)車成本。
即冷門、價格水份又多,當然沒人要。
更多養(yǎng)車干貨,關注自己養(yǎng)車。
沒人要的原因無非從一下幾方面分析:
1.無賣點或偽賣點:現(xiàn)在很多國內(nèi)車企包括新能源車企都是拿偽賣點來騙消費者。
2.保有量低:消費者買車貨比三家,也會看車的保有量。
3.故障率如何:這就聊到了車的品控上了,小毛病沒準客戶可以接受,但就怕出個大問題,那消費者絕對不會給你買單的。
4.品牌推廣差:車企本來不知名,而且還不愿意花錢投資推廣,那后果可想而知了。
5.售后成本高服務差:車便宜養(yǎng)起來貴,這道理都懂。就算養(yǎng)不貴,要是售后差,那也夠糟心的了。
目前想到就這些了。
冷門車白送都沒人要?不會吧?中國人白送的車再冷門都會搶著要。
后期維護成本高,配件也不好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