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立夏節(jié)氣,是有很多禁忌和說法的,在天氣方面的說法,最常被提及的就是立夏下雨的說法,那么你知道2022立夏下雨有什么說法嗎?2022立夏下雨了嗎?2022立夏下雨是好是壞呢?想知道就來瞧瞧小編的介紹吧,還有立夏下雨相關農諺哦。
2022立夏下雨有什么說法
立夏下雨意味著,開始進入雨季,雨量和雨日均會明顯增多。
立夏日忌諱下雨,農諺云:“立夏晴,好年成”;“立夏落,炒破鍋”。立夏落雨,例如對茶葉來說就是意味著整個茶季濕氣重,用手工做茶的年代,“炒水草”會給茶農增加額外負擔。立夏之后,江南正式進入雨季,連綿的陰雨不僅導致作物的濕害。還會引起多種病害的流行。尤其是一些麥稻作物,容易生病蟲害,所以,也從事農業(yè)勞作的人可以注意一下病蟲害的防治。在我國,南方雨季為4-9月,北方為6-9月。我國是季風氣候,其降水的季節(jié)分配差異較大。在此季節(jié)常常出現大雨和暴雨,其降水量約占年總量的70%左右,因此,雨季表現也比較明顯。就大范圍而言,一般南方雨季為4到9月,北方為6到9月。前后相差2到3個月。雨季結束是北方早,南方遲,一般前后相差僅20天左右。
2022立夏下雨了嗎
2022年的立夏節(jié)氣是不是會下雨,需要看是什么地區(qū),不同地區(qū)的天氣好壞不同,不能一概而論。
不過從往年的情況來看,立夏以后,正式進入雨季,雨量和雨日均明顯增多。夏季受來自海洋的暖濕氣流的影響,南方地區(qū)普遍高溫潮濕多雨,秦嶺-淮河是南方多雨和北方少雨之間的過渡地區(qū),從秦嶺、淮河附近向北,降雨量急劇減少。由于我國幅員遼闊、南北跨度大,各地自然節(jié)律不一?!傲⑾摹鼻昂螅袊挥懈V莸侥蠋X一線以南地區(qū)可能進入夏季,而其余大部分地區(qū)還處在春季,在東北和西北的一些地區(qū),這時候甚至才剛剛進入春季。
進入立夏節(jié)氣以后,在長江中下游和華南,5月中旬的雨量迅速增大,而此時的華南,也進入了前汛期的盛期,此時的暴雨往往具有時間上的連續(xù)性、地域上的廣闊性和強度上的猛烈性特點,在兩廣的珠江水系和福建的閩江水系,年最高水位往往出現在這一時段。立夏時節(jié),全國大部分地區(qū)平均氣溫在18—20℃上下。這時華北、西北等地氣溫雖然回升很快,但降水仍然不多,加上春季多風,蒸發(fā)比較強烈,天氣十分干燥。
立夏下雨相關農諺
一、立夏不下,犁耙高掛
這句話的意思其說:立夏如果不下雨,那么犁和耙子就沒有必要再使用了,說明之后的一段時間會比較干旱,不下雨,土壤墑情會比較差,就不能播種和栽種,犁、耙等農用工具自然就閑置了,只能掛起來。
立夏下雨,意味家家戶戶都在農田里忙忙碌碌,只有人勤快,再加上好的天氣,莊稼才能大豐收。由此可見,立夏不下雨非常影響農業(yè)生產,會直接影響今年莊稼的收成。
二、立夏落雨,谷米如雨
“谷米”泛指“糧食”。立夏時節(jié),我國大部分地區(qū)的冬小麥正處于灌漿期,此時如果天氣干燥炎熱,就容易導致小麥減產,適當的降雨有利于小麥合成淀粉和蛋白質。因此,立夏前后如果不下雨,適時地灌水是提高小麥產量的關鍵措施。
立夏前后,全國大部分地區(qū)平均氣溫已經穩(wěn)定在18~20℃上下,而水稻插秧時要求土層10CM深溫度穩(wěn)定在16℃以上,因此立夏正是“插秧”的大好時節(jié)。此時下雨,不僅有利于田里水源充沛,而且秧苗緩苗會更加快,有利于稻谷豐收。有句俗語叫“多插立夏秧,谷子收滿倉”,說明插秧要抓緊時機,這就是所謂的“春爭日,夏爭時,立夏時節(jié),鄉(xiāng)村少閑人”。
只要土壤10CM地溫穩(wěn)定在10℃以上,玉米就可以播種了,因此春玉米一般4月進行播種,立夏時節(jié)很多春玉米已經出苗了,此時下雨有利于玉米苗茁壯生長,對玉米產量的提高很有幫助。
“立夏下雨,谷米如雨”,說的就是立夏下雨,非常有利于糧食豐收,可以說這句農諺很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