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煙是幾代煙民的回憶啊,以前的煙盒真的是太懷舊了。鳳凰,鹿茸,蕪湖,大江,畫苑,黃金龍,羅布麻,大鐵橋,阿詩瑪,黃果樹,羅曼蒂克,箭牌,三五,良友,駱駝,白沙,上海雙喜,廣州雙喜還有很多想不起來了…
20世紀,香煙才出現(xiàn)我國本土化品牌,建國以后,煙草工業(yè)不發(fā)達,產量低,成立了“中國煙草工業(yè)公司”,推動煙草的發(fā)展。五十年代上海煙草公司生產的“中華煙”就是第一代香煙,在當時還有一款重量級的品牌就是“熊貓牌”,這款是特供煙專供領導們抽的香煙,市面上很少見。
上海卷煙廠的成功案例,刺激其它城市的卷煙廠,以玉溪煙葉為主要原料,推出復合百姓一款香煙品牌“紅塔山”,1959年,河北卷煙廠推出了更為低廉人人買得起的香煙,“荷花”,有多少人還記得?也在同年,東北重工業(yè)城市沈陽卷煙廠,出品了香煙品牌就是“大生產”
六十年代 貴陽第一卷煙廠出品的“合作牌”,當時售價是5毛錢,這也是香煙品牌走向高端的開始,市場反響不措。第一批“過濾嘴型”香煙“金貓牌”隆重出廠,河南的武西卷煙廠出品,但是價格比較貴。
當時推出8分錢一包“經濟型”香煙,徐州的卷煙廠出品,這款香煙在當時是非常的經濟實惠了。其它卷煙廠紛紛效仿,開封卷煙廠出品的“前進”牌香煙,售價定在了2分錢;上海卷煙廠出品的“勇士”牌香煙問世,定價8分錢,并且可以拆開賣
七十年代,人們生活越來越好了,香煙的價格也有所漲幅,其中不凡有一些聽著都比較奢侈的品牌:比如“奔馳”、“寶馬”、“茅臺”。到了八十年代“云煙”、“蘇煙”等等代表著香煙中比較高端的代名詞。
那時候的煙,才叫香煙。尤其是不帶濾嘴的,真香、真有香煙味兒。計劃經濟時代好像咋緊張,老煙民有句順口溜,大意是… “前門”緊閉,”飛馬”騰空,”荷花”開放,”金魚”滿池,”墨竹”成林,”豐收”在望一一 一一。 “前門”、”飛馬”等品牌緊缺,煙民只能抽”金魚”、”豐收”、”墨竹”等牌子的香煙。
我小時候聽過順口溜,香煙牌子的,窮福字,富金花,不窮不富兩毛八(官廳香煙),長大了有了過濾嘴又有順口溜,窮三塔富塔山,煙槍大叔山海關,那些有幾種我抽過只不過都變樣了只保留了牌子,質量價格都變了??吹竭@些色彩繽紛的煙標卻令人賞心悅目,這些煙標上也打上了時代的烙印!熟悉的香味飄過來,好多與煙有關的畫面一一呈現(xiàn)。
六七十年代,煙的地域性特別強。只有少數(shù)的香煙全國有賣。各地區(qū)一般賣的香煙不一樣的。像上海產的牡丹、紅雙喜、紅上海、大前門、群英、光榮、敦煌、鳳凰;云南產的云煙、紅塔山、茶花、紅山茶、大重九、田七、春城、紅梅等;武漢的白金龍、游泳;天津的恒大、墨菊;貴州的云霧山、古陶山、九龍池;杭州的西湖;廣州的雙喜;北京的友誼;徐州的可可等等等等真是太多了??上КF(xiàn)在已經抽不到了!
六、七十年代還有勁松、紅港、迎春、萬里、葡萄、紅玫瑰、握手、混葉等。大前門有上海、天津、鄭州、營口、沈陽等多地都有生產。
壯麗、廬山、海鳥、歡騰、蜜蜂、玉兔、愛民、經濟、鳳凰、大前門、三門峽、百花洲、許昌、恒大、芒果、桂花、奔馬,熊貓,荷花,合作,大生產,飛馬,鳳凰,牡丹,紅雙喜,金絲猴,銀象,釣魚臺,蝴蝶泉,紅梅,鷹牌,小牡丹,勝利,建設,牡丹,友誼,金葫蘆,迎春,紅塔山。阿詩瑪,大重九,大前門,大鐵橋,大豐收,中華,茉莉花,玉蘭,團結,恒大,黃金葉,墨菊,北安橋,黃河,豐收,前進…………我都吸過,奇怪的是,長大了,居然不吸煙了…………
七十年代,代表煙有,握手、蝴蝶、大刀、金葫蘆、經濟、江帆、牡丹、迎春、飛馬、玉蘭等 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后期,代表煙有,紅象、繁華、鳳凰、銀象、玉笛、龍泉、畫苑、三塔、紅塔山、阿詩瑪、大雞、大重九、希爾頓、良友、藍劍、萬寶路、555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