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漸漸被人們熬走,全國各地出現(xiàn)“一天2季”的天氣,意思就是早晚寒涼,中午余熱,這時候提醒老人孩子,要注意及時增減衣物,騎車上班的打工一族,可以備個薄外套,以防通勤路上吹過多冷風,導致寒風侵體。
其實養(yǎng)生也有地域之分,秋季養(yǎng)生,北方秋燥,要注意生津潤養(yǎng),南方依舊濕熱,注意祛濕溫補。今天給大家推薦4個身體穴位, 閑來按壓舒緩,讓身體健康常駐。
1、太陽穴:
耳朵前距眼角3指的位置有凹陷,就是太陽穴,輕揉按壓,能感覺到頭部神經(jīng)緊繃酸脹,每次10下,每次3組,每組間隔30秒即可。
2、感冒穴(迎香穴):
秋季敏感高發(fā),緩解鼻炎,預防感冒,可以閑來長按這個穴位,注意輕揉,鼻翼連接面部三角區(qū),神經(jīng)較多,切忌用力過重。
3、全身舒服穴(百會穴):
頭頂正中心,就是小時候的“囟門”,輕輕按壓揉搓,五只分開用指腹輕撓頭皮,有效緩解緊張壓力,還可使頭皮健康,達到固發(fā)效果。
4、腦重啟按鍵(風池穴):
緩解緊繃神經(jīng),促進頭部血液循環(huán),緩解由頸椎問題導致的頭暈、惡心癥狀。
秋季記住
“由外而內”2個“潤”
1、潤外—膚
肺臟健康則皮膚顯得光滑通透,所以想要肌膚健康顯年輕,肺臟健康要引起重視。秋季干燥敏感成為哮喘高發(fā)季節(jié),咳嗽、感冒、都會傷肺,隨之而來的是肌膚干燥、起屑、瘙癢。避免過度清潔,洗完澡后可選用潤膚乳。
2、潤內—腸
別以為涼快不出汗就不用多喝水,其實秋天更應該多喝水,多次、慢飲,補充體內水分,防止身體上火,可以選擇多吃潤腸的食物,冬瓜、秋梨、白蘿卜都可以讓腸道保持健康潤養(yǎng),排出毒素,讓身體更健康。
養(yǎng)生道路很多條,終點只有兩個字
多聽多看多判斷,健康長與您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