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富二代群體已經(jīng)到了接班的階段,但大多數(shù)是先進入公司歷練,由父輩帶著成長,再慢慢接班,比如碧桂園的楊惠妍,娃哈哈的宗馥莉,新希望的劉暢,都是進入公司很多年,至今都還沒有完全接班。
而有一位富二代,還在做學生時,就被迫接班,掌管家族企業(yè),他就是李兆會。
年輕的李兆會不太看好父親的行業(yè)。于是接手后,進行了改革。而會專注于金融領(lǐng)域,也就是父輩留下的公司,在經(jīng)營方向上,已經(jīng)有了很大的變化。
結(jié)果海鑫實業(yè)和海鑫鋼鐵兩家公司,都出現(xiàn)了資金問題。投資失利,加上鋼鐵指數(shù)的下跌,資金鏈斷裂。這樣的局面,確實令人唏噓。
李兆會,老家是山西省運城市聞喜縣。聞喜,漢武帝賜名,人杰地靈,出過59位宰相,59位將軍。
如此群星璀璨的地方志上,他的父親李海倉,也能占得一席之地。上世紀80年代末,李海倉白手起家,創(chuàng)辦海鑫鋼鐵。從洗煤焦化廠做起,幾十年摸爬滾打,他建立了一個鋼鐵王國。
2002年,海鑫成為山西最大的民營鋼鐵企業(yè),總資產(chǎn)40億元。李海倉也被稱為“山西鋼鐵大王”。然而,隨著兩聲槍響,一個優(yōu)秀的民營企業(yè)和無數(shù)人的命運突然逆轉(zhuǎn)。
2003年,春節(jié)前10天,鋼鐵大王倒在了海鑫老辦公樓的槍口下。按照原計劃,李海倉應該在正月初八搬進新建的海鑫大廈。
老辦公樓沒有保安,進樓不用登記。不管營業(yè)員接待訪客,誰要見他敲門就進去。在迎接兇手之前,李海倉見到的最后一個人是他家鄉(xiāng)的老村長。
快過年了,他給了拄拐杖的老人一萬塊錢。當老人下樓時,他與兇手馮某擦肩而過。開槍后,立即自殺。李海倉沒有時間搬進海鑫大廈。那個建筑的形狀就像一把手槍,指向天空。當?shù)厝撕茈y過:“這樓不吉利,不然海海(李海倉外號)不會死的?!?/p>
人日如燈滅,苦了的,只有活著的人。在李海倉的葬禮上,妻子當場休克。李海倉的父親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更是悲傷得不能自已,被送進了醫(yī)院。
然而,更讓李家擔心的是生前留下的巨額家產(chǎn)的歸屬問題。
李海倉是陜西的“民營鋼鐵大王”,家族龐大。2003年積累數(shù)十億資產(chǎn),成為“山西首富”?,F(xiàn)在他死了,繼承人成了焦點。
李海倉育有一兒一女,李兆霞和李兆會,都在國外念書,秉承著“子承父業(yè)”的傳統(tǒng),繼承人自然而然地落到了李兆會的頭上。
得知了父親的死訊之后,李兆會呆住了,他的前半生都在父母家人的呵護中長大,沒受過什么苦,更沒經(jīng)歷過什么生離死別,“死亡”對于李兆會來說,似乎只是一個陌生的詞匯。
李兆會與李海倉父子關(guān)系非常好。盡管李海倉在工作日忙于工作,但他總是抽出一些時間和家人在一起。也正是李海倉自己的榜樣,讓李兆會,這個出生于二代的人,也形成了優(yōu)秀的性格。現(xiàn)在父親下來了,李兆會知道自己該長大了。
雖然商業(yè)頭腦很聰明,李兆會不知道這個世界是什么樣子的。
李兆會像個迷信的老頭一樣,信奉“新朝斬忠臣”的思想。
他上任不久,就開始把公司的長輩一個個拖下水。
公司的長輩都是李海倉的親朋好友,很多甚至是李海倉的親生兄弟,但是李兆會根本不關(guān)心他們。為了他自己的游戲,他必須除掉元老。
新海鋼的核心被一個個拔了出來,到最后李兆會身邊真的沒什么人管他了。而到了這個時候,李兆會才真正開始了自己的游戲。
海鑫鋼鐵對李兆會的生死不再關(guān)心。他投身資本市場,把錢投入股市。
李兆會通過敏銳的市場洞察力,他瞄準了民生銀行。他認為民生銀行有充分的發(fā)展?jié)摿Γ侵档眯刨嚨钠髽I(yè),于是拿了一大筆錢入股。
民生銀行確實不負眾望,它的發(fā)展給李兆會帶來了巨大的收益。2008年,李兆會身價125億,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山西首富。
2015年5月28日,是李兆會最后一次出現(xiàn)在公眾視野中。
當時,海鑫鋼鐵集團的情況極其糟糕。賬面資產(chǎn)只有100.68億元,而負債和對外擔保高達104.59億元左右。
海鑫集團破產(chǎn)重組時,經(jīng)審計的債務金額高達200億元。
面對臺下近千名債主,汗透衣衫的李兆會,用顫抖的聲音說到:“請大家放心,我還年輕,一定會把債務還清的?!?/p>
在這之后,李兆會消失在茫茫人海中。縱觀李父子的一生,父親死在別人的槍口下;兒子李兆會被殺無赦的資本市場毀掉。
這對父子不是世俗意義上的壞人。
他們踩著時代的脈搏攀上高峰,有過烈火烹油、鮮花著錦之盛。卻最終隕落、黯然退場。
另一方面,新首富的崛起,好一個“你方唱罷我登場”。
只是不知,這位后來者,又能夠唱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