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南河子喬的風(fēng)
《舌尖上的中國》的編導(dǎo)陳曉卿說過一句話,最好吃的是家里的飯,好吃的飯館都在菜市場旁邊,我一直不解,直到此次旅行,才找到自己的答案。
感受最深的一次,是在福建永定胡坑鎮(zhèn)上一家小飯館。
看上去似乎很熱鬧,我們走了進(jìn)去,地方不大也不小,前后門通暢,前門臨街,后門就是菜市場,夫妻店,男的負(fù)責(zé)烹飪,女的負(fù)責(zé)打下手,不用熱情招呼,店里都是一些本地鎮(zhèn)上的人在吃飯,吃飯的人也是相當(dāng)隨意,像是熟客,面前的食物看上去都是自己喜歡吃的牛肉湯、牛肉面(粉)、豬肚等等,我們在這些食客當(dāng)中相當(dāng)顯眼,躊躇著不知吃什么。
一碗牛肉面,一碗牛肉粉,點(diǎn)定后落座。夫妻兩個看上去三十歲左右,穿戴都很干凈,個子中等,女的留著齊耳短發(fā),圓臉,有些溫柔,雙手靈巧的處理著食材,男的有張沉穩(wěn)英俊的臉,像是話不多,手底下也是動作麻利,桌上的食材都很認(rèn)真的放好,不雜亂,墩子上的牛肉看上去極其新鮮干凈。
我們的飯好了,非常清爽的湯和牛肉和面和粉,沒有調(diào)料,但牛肉好多很香很嫩,非常好吃,我問:“老板,牛肉怎么這么好吃”,老板說:“牛是半夜四五點(diǎn)才殺的,拿過來都是最新鮮的,燒的時候只用生粉和蛋清處理一下,不加別的調(diào)料,稍微煮一下就好”。
等客人吃好飯走了,男人麻利的收好碗筷,整理好桌椅,再細(xì)心的蓋好食材,店里很干凈。我們吃好飯卻找不到餐巾紙,問過老板,才看到餐巾紙整齊的擺在墻上的盒子里。
為什么菜市場邊的飯館飯菜好吃呢?來這里吃飯的人,可能是飯館老板的鄰居,或熟人,或一起討生活的人,彼此信任,彼此熟識,彼此是對方的生活,你不是客人,你會被重視,所以食材被細(xì)心處理,飯菜用心制作,吃來味道就是不一樣。
我們在鼓浪嶼吃飯卻是完全不一樣的感受。到處都是游人,店里的服務(wù)員熱情招呼,并告知我們后面再沒有飯館,大家隨便吃一點(diǎn),一個生蠔十元,桌椅擁擠,飯菜一般,均用很重的調(diào)料,等我們吃好出來,一路走下去,后面全都有飯館,隨處可見隨時可吃,且十元可以買十個生蠔。被隨意對待,因?yàn)槟闶强?,只此一面再無交集,以賺錢為本,沒有其他生活上或感情上的連接。
還有一次,在一家縉云民宿時,店主人自己做飯給我們吃,家常的飯菜,家常的味道,我們卻吃得滋滋有味。第二天我們要早走,身懷六甲的女主人特意早起,還給我們做了有荷包蛋的面條,非常好吃。
在旅途中吃飯往往很隨意,一般隨緣,但卻常見人性在其中,生活的酸甜苦辣也在其中,有些人會讓你懷念,有些好吃的飯菜讓你忘不了,有趣的事和人也留在記憶里。
2022年8月6日寫于上海
圖文原創(chuà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