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所需的六大營養(yǎng)素,通常包括水、蛋白質、脂類、糖類、維生素和礦物質,其中蛋白質、脂類和糖類是為人體提供能量的主要物質,其作用如下:
水:正常成年人體內70%的成分是水,參與了機體營養(yǎng)物質和廢物的運輸、排泄,起到了維持血壓和體溫穩(wěn)定的作用;
蛋白質:可為機體提供能量,參與組織器官的生長發(fā)育,促進傷口愈合;
脂類:包括脂肪、膽固醇、磷脂等,除了為機體功能以外,還參與各種生物膜的組成,保護內臟,維持體溫;
礦物質:如鉀、鈉、鈣、鐵、鋅等,可維持機體水電解質的平衡,保持神經肌肉興奮性的穩(wěn)定;
糖類:人體65%的能量是靠糖類供應;
維生素:通常以輔酶的形式參與調解人體各種物質代謝過程,比較常見的維生素有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B、維生素D等。
核心內容:組成人體的細胞需要用水來維持 水是構成一切生物體的基本成分。
不論是動物還是植物,均以水維持最基本的生命活動,人可數天無食,不可一天無水,所以,水是生命之源泉,水也是人類最必需的營養(yǎng)素之一。
當然,生活中大家也有喝茶的習慣,茶是中國的國粹,我國是茶葉及茶文化的發(fā)源地,幾千年來,中國人都人喝茶的習慣。
曾幾何時,茶葉是中國最大的出口商品,在國外一茶難求,天下人都以喝中國茶為榮,是妥妥的“國貨之光”,是可以隨時“卡脖子”的產品。
時至今日,喝茶成為了中國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問題來了,喝茶能代替喝白開水嗎?兩者相比哪一種對身體更好一些呢?
長期喝白開水與長期喝茶的人相比,誰的身體更健康?醫(yī)生說出答案
01
白開水
1、水是人體的生命之源。
2、水可以輸送養(yǎng)分到身體每個細胞、并且輸出廢物到肺、腎再排泄體外。
3、血液的主要成份、攜帶荷爾蒙與抗菌細胞。
水是人體組織或細胞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可調節(jié)體溫,維持正常的消化吸收、血液輸送和排泄功能,又是體內各種生化反應的重要媒介。
成人體內的水分約占人體重量的60%,且年齡越小所含水分的百分比越高。
一個人若多日不進食但有水分的補充,仍可維持生命20多天,但如缺水幾天或身體失水20%后就可引起死亡,由此可見水對人體的重要性。
溫馨提示:
對于正常人來說,多喝一些水對身體是有好處的,是沒有什么壞處的,但是水不能喝得過多,如果過多了以后就會產生腹脹、排尿次數增多等等這些情況。
喝水多了對于正常人可能還好一些,如果是心肺功能比較差的病人,大量的水進入人體里邊,就會造成水的潴留,水的潴留就會加重心肺功能的負擔、加重腎臟的負擔,以及加重胃腸道的負擔,對身體是不利的。
正常人每天至少需要2000ml左右水,當然需求量比較大的情況之下可能更多,比如患者出現發(fā)熱,劇烈運動后每天需水量可能達到4000ml甚至更多。
02
茶水
抗癌
茶葉中的苦味和澀味就來自茶單寧(茶多酚),它占茶葉可溶性成分的40%—60%。
茶單寧可是茶葉里的“第一大功臣”,首先,它能抗氧化、提高免疫力,對許多癌癥包括肺癌、食管癌、肝癌、結腸癌等有預防功效。
其次,茶單寧能調節(jié)血脂,有減肥消脂的功效,再次,茶單寧能強化微血管活性,增加人體對營養(yǎng)素的吸收,最后,茶單寧還有降低血糖、防止吸煙損傷的功效。
提高骨密度
雖然茶葉中含有咖啡因成分,會促進鈣隨排尿流失,但含量極低,即便是咖啡因含量頗高的紅茶,每杯也只有30~45毫克。
其實,茶葉中含量更多的是有助于減少鈣流失的物質,包括氟元素、植物雌激素類物質和鉀元素,臺灣研究發(fā)現,常喝茶的人骨密度較高,髖關節(jié)骨折機率更低。
溫馨提示:
茶葉有很多好處,但是飲茶的時候也應該注意不要過量,大量的茶水積聚在腸道也有可能影響膈肌的正?;顒樱瑢τ谛呐K可能會造成負擔。
此外,也不要常喝太濃的茶葉,因為過度的濃茶會導致咖啡因攝入量較多,吸收進入血液之后,可能會造成神經系統(tǒng)的興奮,也可能會出現一些過敏或者是肌肉震顫等現象。
同時,過濃的茶水對于胃腸道刺激作用也可能比較大,因而空腹不宜飲太濃的茶,醉酒后喝茶也可能會加重心臟負擔,因此喝酒以后也不建議過度的飲用濃茶。
醫(yī)生給出答案:
其實長期喝茶和長期喝白開水,都挺健康的,如果要我說,還是長期喝白開水更好一點,因為水喝起來沒啥講究,但茶的講究很多,喝不對的話,反而會傷身。
尤其是很多人喜歡喝濃茶,這可不是個好習慣,會增加結石的風險,喝茶的話,應該以清淡為主,其實相比只喝茶或者只喝白開水,還有一種方式,就是搭配起來喝。
總之,喝白開水還是喝茶葉水沒有說哪個更好,雖然喝茶益處很多,但也是不能夠取代白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