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去也,暑氣至此而止矣。處暑過后天氣轉(zhuǎn)涼,氣候從暑熱逐漸向寒冷過渡。此時,自然界陽氣開始收斂,人體陽氣也會隨之收斂,“滋陰潤燥”是這一時節(jié)的養(yǎng)生“關(guān)鍵詞”!
燥邪易傷肺 養(yǎng)肺吃三蔬
END OF HEAT
中醫(yī)認為,燥主秋令,且燥邪易傷肺。由于燥邪傷人,容易耗人津液,必現(xiàn)一派“燥象”:常見口干、唇干、鼻干、咽干、舌干少津、大便干結(jié)、皮膚干燥甚至皸裂等癥。根據(jù)中醫(yī)五行學說,五臟在秋應(yīng)肺。因此,秋季保健重在養(yǎng)肺。
1. 白蘿卜化痰止咳
白蘿卜能化痰,補而不膩。冬春季好發(fā)感冒、支氣管炎等,均會出現(xiàn)咳嗽、痰多等癥狀,用白蘿卜煮水、白蘿卜燉肉都是不錯的選擇。
2. 蓮藕降燥止渴
吃藕能起到養(yǎng)陰清熱、潤燥止渴的作用。用藕榨汁,添加適量的蜂蜜飲用,或吃些蓮藕炒百合,對減輕肺燥干咳效果很好。
3.南瓜潤肺益氣
南瓜含豐富的胡蘿卜素和碳水化合物,適當多吃,有潤肺、化痰等功效。用南瓜糯米做成粥,具有溫胃、潤肺、益氣、補虛的功效。
處暑防秋乏 解乏吃三蔬
END OF HEAT
“春困秋乏夏打盹”。在秋天,飲食上應(yīng)多增加一些含維生素的堿性食物,如西紅柿、茄子、馬鈴薯、葡萄和梨等,能幫助人體克服疲倦。
1.茄子
茄子含豐富的維生素P,有軟化血管、降血壓的作用。茄子含有葫蘆巴堿及膽堿,有助于身體血液循環(huán)正常,降低膽固醇。此外,茄子還可以吸收脂肪,起到減肥的作用。
2.西紅柿
西紅柿富含檸檬酸和蘋果酸,能消除疲勞物質(zhì)乳酸,防止其在體內(nèi)蓄積。番茄紅素不僅能清除活性氧,有助消除疲勞,還可以促進人體代謝、清除腸道殘渣。
3.馬鈴薯
“解疲乏”來點兒鉀。在20多種最經(jīng)常食用的新鮮蔬菜和水果中,馬鈴薯是鉀含量的佼佼者。馬鈴薯鉀含量最高,一個中等大小的帶皮馬鈴薯(148克)含有620毫克鉀元素。因此,想要保持精力旺盛,時刻充滿能量,那就多吃馬鈴薯吧!
滋陰潤燥 三道膳
END OF HEAT
1. 石斛健脾養(yǎng)陰湯
材料:鐵皮石斛10g、百合10g、白蓮子10g、北沙參15g、玉竹10g、雞半只。
功效:健脾潤燥、益胃養(yǎng)陰。
做法:
(1)鐵皮石斛、百合、蓮子、沙參、玉竹清水洗凈;
(2)雞肉剁成小塊,焯水待用;
(3)砂鍋內(nèi)倒入約1800ml清水,放入洗凈藥材,大火燒開后放入雞肉,改小火慢熬一個小時,加適量食鹽調(diào)味即可飲用。
2.百合蓮子粥
材料:百合15g、白蓮子15g、粳米適量。
功效:健脾益肺,養(yǎng)胃生津。
做法:
(1)百合、白蓮子去芯、粳米淘洗干凈;
(2)將百合、白蓮子、粳米一起放入鍋內(nèi),加水適量,大火燒開,改用小火熬煮至白蓮子軟爛,加適量食鹽調(diào)味即可食用。
3.秋梨枇杷葉茶
材料:新鮮鴨梨1個(或梨干30g)、枇杷葉10g。
功效:潤肺止咳,生津止渴。
做法:
(1)新鮮鴨梨洗凈,去心去核,切成小塊,枇杷葉洗凈;
(2)砂鍋注入1000ml清水,放入秋梨與枇杷葉,大火煮沸后改小火煮20分鐘;
(3)去渣代茶飲用。
來源: 云南中醫(yī)
編輯:珠海市場監(jiān)管團隊
聲明: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后臺,我們將24小時內(nèi)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