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處指的男生為已經(jīng)工作的職場人士,并非在校學生。
如果一個男生不肯為你花錢,有可能是因為摳,也有可能是因為窮;如果一個男生連時間都不肯花,那肯定是不愛你。曾幾何時,這句話被無數(shù)女生奉為真理。我們分別來看一下這兩個因素——金錢和時間。
拋開購房、購車的壓力不講,單說每次約會的成本。以我所在的城市為例,二線城市,兩個人一頓午飯200-300,吃完飯看場電影100,兩杯奶茶+爆米花60。僅僅是吃飯和電影,沒有去景點,粗略一算大概400塊錢。假設工作日不約會,單是周末的約會一個月花費1600。如果平時再買個禮物,過一過這節(jié)那節(jié)的,平均一個月小2000吧。如果有房貸,相當于增加了2000的還款金額;如果還沒買房,相當于一年少攢2萬塊錢。城市平均工資大概在7000左右,扣除五險一金后大概在5500-6000,從這樣的工資里再留出2000的戀愛經(jīng)費,也是實屬不易了。
再說一下時間成本。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人們早已習慣了快餐文化,即使坐在彼此對面,也是各自刷著手機。這樣的場景是不是隨處可見?是無話可講嗎?也不是,可能只是想獲得片刻的屬于自己的時間,刷刷新聞、看看游戲視頻、NBA集錦等等。在巨大的社會壓力下,可能只有睡覺和吃飯的時間才屬于自己吧。
最最重要的是金錢成本和時間成本之外的第三個因素——對待感情的態(tài)度。這個社會對男生不友好,主要來自于購車購房結婚彩禮等物質壓力;對女生也不友好,主要來自于職場歧視。如果能夠遇到認真對待感情的女生,我相信大多男生還是愿意去承擔戀愛成本的。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有很多的女生對待感情并不那么認真,總是不停地在嘗試新的感情,在更換新的枕邊人。
所以男生不追女生也可能是一種自我保護吧,擔心到最后竹籃打水一場空——人沒了,時間沒了,錢也沒了。